冷空气来袭,有一部分人的皮肤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让人忍不住想抓,却越抓越痒。

而且有数据显示,70% 的老年人会有乏脂性湿疹,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且发病的中位年龄是 69 岁。
冬季皮肤干痒,归根结底是皮肤屏障受损和锁水能力下降导致的。
低温会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导致这层天然的“保湿霜”供应不足。
许多人冬天喜欢洗个热水澡暖暖身子,但过高的水温和频繁的洗浴,会洗掉所剩无几的皮脂,破坏皮肤屏障。
各种因素破坏皮肤屏障后,表皮水合作用减弱、经皮水分丢失增加,就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包括皮肤干燥、粗糙、脱皮、裂纹、瘙痒等等。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指出,面对干痒,切忌一个“抓”字。搔抓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瘙痒的病因有很多,简单概括为风痒、湿痒、热痒、虫痒、虚痒,其中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的是虚痒。
在中医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阴血都会渐渐不足,阴虚血虚的时候,皮肤得不到滋润,就容易瘙痒,这也就是中医说的虚痒。
霜剂是皮肤科的常用剂型,尤其是针对干燥性皮肤病,膏剂用的比较多,因为它可以保湿,对干燥性的皮肤瘙痒效果好。比如贡方堂御肤膏具有抗菌消炎、止痒、修复肌肤、缓解湿疹皮炎等作用。
虚痒的主要原因是阴虚血虚导致的皮肤干燥,而润肤霜可以滋润皮肤,所以能直接缓解虚痒。

养血祛风,中医从根上治
处方:熟地9~15g、当归12~24g、生白芍15~30g、川芎6~10g、蝉衣6~10g、僵蚕6~10g、炙黄芪15~30g、桂枝3~6g、桔梗6~9g、夜交藤10~15g、合欢皮10~15g
熟地、当归、生白芍、川芎,组成养血的基础方「四物汤」,养血活血,血行则风自灭。
蝉衣、僵蚕祛风;炙黄芪益气;白芍+桂枝,调和营卫;桔梗,宣肺;夜交藤+合欢皮,睡眠兼养血,一石二鸟。
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祛风、止痒、益气、宣肺之效,老年朋友皮肤瘙痒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

患者,男,65岁。
主诉:4年前始觉皮肤干燥瘙痒,热水沐浴后皮肤瘙痒加剧。自用醋酸氟氢松软膏等外涂,疗效甚微,病情缠绵反复,无明显季节性。服用以苦参、金银花、知母、生地、白鲜皮等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效果不佳。
刻诊:瘙痒严重,皮肤干燥,体瘦乏力,入睡困难,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辨证:血虚风燥,兼夹瘀滞,治宜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处方:炙首乌、珍珠母(先煎)各20克,当归、白芍、麦冬、茯苓、刺蒺藜、知母、金银花、益母草各15克,白术、桑白皮、防风、僵蚕、红花各12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7剂。
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瘙痒有所减轻,继服7剂。2周后瘙痒大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