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崴脚,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比如下楼梯看手机分了下神,脚下一空;周末打球一个起跳落地,脚踝一歪,那一刻钻心的疼,以及随后肿起来的“馒头脚”,真是让人寸步难行。那么,当脚踝扭伤找上门,除了冰敷和休息,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脚踝扭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将急性扭伤归类为“筋伤”,认为其病机核心在于“气滞血瘀”,即局部气血运行受阻。主要症状包括:
疼痛与压痛:损伤即刻出现剧烈疼痛,活动或按压患处时疼痛加剧。
肿胀:气血瘀滞,津液输布失常,导致局部迅速肿胀。
瘀斑(青紫):络脉受损,血溢脉外,积聚于皮下,数小时后可见皮肤青紫色。
活动受限:因疼痛、肿胀和筋肉损伤,导致踝关节屈伸、内外翻活动困难,行走跛行。
辨证分型:
气滞血瘀型(急性期):损伤初起,肿痛剧烈,局部拒按,青紫明显。
筋脉失养型(恢复期):肿痛渐消,但活动仍感酸痛无力,关节稳定性差。
中医有哪些特色疗法?
1. 急性期(伤后48小时内):以“制动、止血、消肿、止痛”为主
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这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
针刺放血:在患处附近的井穴(如至阴、足窍阴)或明显瘀络点刺放血,可迅速泻热、消肿、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外用药物:此阶段宜选用药性清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外用药。例如,源自新加坡的贡方堂金络油,其成分融合了传统活血药材,质地清爽,渗透力强,能迅速作用于患处,有效缓解初期的肿痛不适,是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良药。

2. 恢复期(48小时后):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续筋接骨”为主
手法理筋:医者运用推、拿、按、摩、揉、拨等柔和手法,理顺扭伤的筋膜,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关节功能。
针灸治疗:选取阿是穴(痛点)、解溪、昆仑、丘墟、悬钟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中药外用:继续使用活血化瘀的外用药,并可配合中药熏洗。此时使用贡方堂金络油进行轻柔按摩,其温和而深远的渗透力能更好地促进瘀血吸收,舒筋活络,加速康复进程。
内服中药:丘医师常用治疗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的基础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桃仁9g,红花6g,生地15g,当归12g,川芎9g,赤芍9g。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即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破血逐瘀,为强力活血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
加减:肿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以增强止痛效果。青紫严重者,加三七粉冲服以化瘀止血。后期气血不足,加黄芪、续断以补气养血,强筋壮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医案
患者:陈先生,35岁,打篮球落地时不慎扭伤右脚踝。
就诊:伤后2小时,右踝外侧肿胀如鸡蛋,青紫蔓延至足背,疼痛剧烈,无法站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脚踝扭伤(气滞血瘀证)。
治疗:
紧急处理:立即于昆仑穴、丘墟穴附近瘀络点刺放血,出血色暗黑,患者即刻感觉胀痛减轻。
外用:嘱其回家后24小时内冰敷,并于肿胀处外围涂抹贡方堂金络油,轻柔推开,避免直接用力按压最痛处。
内服:处以“桃红四物汤”加乳香、没药,共3剂。
复诊:3日后,肿胀消退大半,青紫转淡,可轻微着地。停内服中药,继续以贡方堂金络油按摩,并配合针灸及轻柔理筋手法。一周后,肿痛基本消失,活动度大幅改善,嘱其进行康复锻炼。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