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明明才二三十岁,膝盖却脆弱的还不如家里退休的长辈。一变天,膝盖就先知道,又酸又胀,上下楼梯时更是要暗暗扶着栏杆使劲,简直苦不堪言。膝关节疼痛,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可能困扰着爱运动的年轻人,也可能找上久坐办公的上班族。

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膝关节疼痛的根本原因在于经络气血阻滞和肝肾精血亏虚。
酸痛无力:疼痛隐隐,伴有酸软感,膝盖发软,上下楼梯时尤其明显。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
冷痛拘急:膝关节感觉寒冷,遇冷则疼痛加剧,得热则舒缓,冬天或进入空调房时症状加重。此为寒邪凝滞,气血不通。
灼热肿痛:膝关节红、肿、热、痛,不敢触碰,多属湿热下注或风湿热邪蕴结。
刺痛拒按:疼痛如针刺,位置固定,夜间可能加重。这是典型的瘀血阻滞表现。
沉重麻木:膝盖感觉沉重,活动不灵,甚至伴有麻木感,阴雨天加重。此为湿邪黏滞,困阻经络。
活动受限:屈伸不利,无法完全下蹲或伸直,常伴有“咔咔”的摩擦声。

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讲究“内外兼治,针药并用”,旨在祛除病邪、疏通经络、补益肝肾。
1. 内治法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以下是一个丘医师常用治疗风寒湿痹兼有肝肾不足的经典方:
【经典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独活9g,桑寄生15g,杜仲12g,牛膝9g ——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细辛3g,秦艽9g,茯苓12g,肉桂心6g —— 散寒止痛,祛风除湿。防风9g,川芎6g,人参6g,甘草6g —— 益气活血,扶正祛邪。当归9g,白芍9g,干地黄15g —— 养血活血,柔筋止痛。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方解: 此方集祛风、散寒、除湿、补气血、益肝肾于一体,是治疗本虚标实之痹症的典范。
2. 外治法
中药外敷——【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
在内部调理的同时,配合使用贡方堂特制的御痛膏进行外部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款药膏精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药材。
快速缓解:其药效能透皮吸收,直达疼痛部位,快速缓解关节的肿痛、僵硬与不适。
温通经络:药性温和而持久,能有效驱散关节内的寒湿之气,改善局部气血循环。
优势:对于因风寒湿、劳损瘀血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涂抹后能迅速缓解局部症状,直达病所,且使用方便,不影响日常生活。是家庭常备和外治调理的优选。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血海等穴位,疏通局部气血,缓解疼痛。
推拿与正骨: 松解膝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韧带,调整力线,改善关节功能。

医案
患者:廖先生,55岁。
病史:左膝关节反复冷痛、酸痛3年余,近期因连续加班及吹空调后加重。上下楼梯困难,夜间有刺痛感,晨起关节僵硬。
查体:膝关节轻微肿胀,不红,触之欠温,内侧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辨证:肝肾不足,寒湿凝滞,兼有血瘀。
治疗:
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加入桃仁9g、鸡血藤15g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连服7剂。
外敷:嘱其每日涂抹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于疼痛最甚处,持续使用。
针灸: 每周2次,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温针灸加强散寒效果。
疗效: 一周后复诊,陈先生自述冷痛感大减,晨僵时间缩短。继续治疗两周后,肿胀基本消退,上下楼已无大碍。嘱其注意保暖,并坚持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