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哪怕是正值壮年,也挡不住熬夜失眠的伤。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一次以上的失眠,我们先了解一下常见的失眠形式有哪些:
① 入睡困难:入眠时间超过半小时;
② 睡眠维持困难:入睡之后,睡眠较浅,反复苏醒且再入睡超过半小时;
③ 早醒:较正常苏醒时间提前2小时,且不能再入睡,清醒至天亮。
正如老话所云:“不觅仙方觅睡方。”许多人都遭遇过心烦失眠,心慌心悸,胆小易惊的情况,除了入睡困难,还常常因梦惊醒,睡不踏实、觉浅。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往往表现得畏畏缩缩,总是处在一种担忧和恐惧的状态中。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失眠,中医称其为“不寐”。失眠的成因很多,包括几种情况:肝火旺盛、心脾气虚、肾虚衰、心肾不交等。
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的方子。
加味温胆汤
加味温胆汤出自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原文主要用于治疗因病后气血亏损导致的“虚烦不得卧”。
这是因为疾病往往导致气血大量耗损,引起身体虚弱,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主神明,所以会产生烦躁感。
这也说明,加味温胆汤的主要功效在于补气血、养心血,适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气血不足之证。常见症状有心悸、失眠多梦、头痛头晕、多噩梦、易受惊、面色苍白、舌苔淡薄、脉细弱等。
药物组成及用量:半夏18 g、竹茹9 g、枳实9 g、陈皮12 g、茯苓6 g、甘草6 g、酸枣仁5 g、远志5 g、五味子5 g、人参5 g、熟地黄5 g、生姜3片、大枣6枚。以上药物水煎,饭后服用。
相较于原方,加味温胆汤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面更具优势。
① 耳尖放血、耳穴压豆
选取神门、交感、心、皮质下等穴位,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有效改善失眠。
② 针刺疗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配合头部按摩能够明显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神门:宁心安神,补益心气。
百会:镇静安神、调理阴阳。
③ 泡脚:
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改善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
钱某,女,52岁。
主诉:患胆怯,最怕天空打雷声音,每于阴云四布,雷霆将作之时,令其子女环守身旁,执其手,捂其头,始觉心情安宁,否则一声雷响,则昏绝扑地,不知人事。患者身体肥硕,经常头晕,胸满,呕吐痰涎,睡眠极差。
舌象:舌体胖大,舌苔微黄,脉来沉弦而滑。
处方:
此证为胆气虚怯于内,痰热浊邪上扰于心所致。治当利胆化痰,镇惊安神为先。
处以温胆汤加味:
竹茹20克,半夏18克,陈皮12克,生姜14克,枳实10克,茯苓20克,朱砂粉1克(分冲),琥珀10克,珍珠母30克,龙齿15克。
患者服十余剂之后,头晕、胸满、呕吐、失眠等症皆愈。闻雷声亦不知恐惧,从此惊悸胆怯之证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