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现了感冒、咳嗽的症状,一周后逐渐好转,但是咳嗽却持续了3周之久,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久咳不愈该如何缓解?一张非常有名的“万能”经方就是解决久咳的关键。
中医有一个理论,太过苦寒或者太过热,就容易“关门留寇”,风寒或者风热之邪祛不干净。
想要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对症下药,首先要辨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咳嗽。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风寒咳嗽
症状:冬季以风寒咳嗽为主,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二、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或咳声重浊,吐出的痰黏稠、颜色黄,有少量血丝,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怕风,微有汗出;舌色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三、风燥咳嗽
症状:恶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干,咽干痛,喉痒,声音嘶哑,春秋加重。舌淡苔干少津,脉浮细。
四、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色黄,痰液黏稠而难以咳出,有些患者甚至呼吸急促,喉咙中有痰鸣声;或伴有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量短少、尿色黄,大便干结;舌色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五、痰湿咳嗽
症状: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稀,喉咙间有漉漉的痰声,胸闷,胃口不好,神情困倦;舌色淡红,舌苔白腻,脉濡数。
六、气虚咳嗽
症状:咳嗽反复不停,特别是清晨,痰白而稀。面色苍白,容易无故出汗,怕冷,呼吸时气短,懒得说话,说话声音较轻,吃东西没有味道;舌色淡红,舌旁边有牙齿印痕,脉弱。
七、阴虚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痒,声音嘶哑。到了午后,觉得身体潮热或手足心热,盗汗;舌色红,舌苔少或可见地图样的花剥苔,脉细数。
既然外感久咳与邪入少阳密切相关,从脏腑而言涉及胆与三焦,故治疗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
小柴胡汤为少阳之主方,方中柴胡疏解少阳经中邪热,黄芩清泻少阳胆腑邪热,柴胡、黄芩合用,经腑同治,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散饮祛痰;人参、甘草、大枣相配,扶中益气,助正抗邪,该方辛开、苦降、甘调,历来被作为和解少阳之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同时亦具疏利三焦之能,《伤寒论》明言:“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张令韶注释说:“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呕者,中焦不治,胃气不和也;舌上白苔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可与小柴胡汤,调和三焦之气,上焦得通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气因和而呕止,三焦通畅,气机旋转,汗出而解也。”可见小柴胡汤具有疏利三焦之功。
正由于小柴胡汤既能和解又兼疏利,以此治疗咳嗽切合外感久咳、邪入少阳之病机,因此诸如胡希恕、陈瑞春等伤寒医家皆有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治验。
女性,46岁,咳嗽1个月。
刻症:咳嗽,阵发性咳,少痰,口干口苦,纳差,干呕,无发热,无恶寒,二便正常,舌淡红,脉细弦。
六经辨证:少阳阳病。
拟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24克,黄芩10克,半夏20克,生姜6片,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桔梗10克,五味子10克,枇杷叶10克,3剂。
结果:吃完3剂,告知,咳嗽好转,口干口苦好转,整个人自然舒适了许多,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