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热盗汗、心悸失眠、看谁都不顺眼——这是许多更年期女性的真实写照。当雌激素波动遇上肝火亢盛,入睡难、易惊醒、烦躁暴怒成了常态,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如何打破“更年魔咒”?
更年期失眠烦躁,根源在于 “火旺血虚”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女性七七之年(49岁左右)肾气渐衰,冲任亏虚,体内阴阳失衡。此时若叠加压力、熬夜、饮食辛辣,极易形成 “阴虚火旺,血不养心” 的恶性循环:
肝火亢盛:肾水不足,无法滋养肝木,致肝阳上亢 → 烦躁易怒、头痛目赤;
心火扰神:虚火灼心,心神失养 → 失眠多梦、心悸盗汗;
血虚失濡:精血亏虚,肌肤脏腑失养 → 皮肤干燥、健忘乏力。
“只滋阴不清火,如同往沸水加凉水,治标不治本!”丘医师强调,“清火+养血同步进行,才能标本兼治。”
更年期失眠、烦躁易怒中医怎么调理效果好?
针对更年期 “火旺血虚” 型失眠(症见:失眠多梦、心烦口苦、潮热盗汗、经期提前量多、舌红苔黄),丘保润医师首推明代《医宗金鉴》名方——芩连四物汤。此方由 四物汤(养血) + 黄芩黄连(清火) 组成,直击病机核心。
芩连四物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芩、黄连6味药组成。
方中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能够补充女性更年期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身体亏虚。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既能改善月经紊乱,又能促进气血流通,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足的滋养。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对于缓解情绪波动、潮热出汗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帮助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身体疼痛。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其擅长清除体内的虚火,缓解更年期因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潮热等症状。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能力更强,与黄芩相配合,增强了清热降火的作用,对于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
加减妙用:
潮热盗汗严重:加 地骨皮12g、浮小麦30g;
心悸胸闷:加 龙骨30g(先煎)、酸枣仁15g;
便秘口干:加 麦冬15g、玄参10g;
腰膝酸软:加 桑寄生15g、杜仲12g。
医案
患者:林女士,52岁,教师
主诉:停经1年,失眠2年加重。每夜仅睡2-3小时,潮热每日发作10余次,烦躁易怒常与家人冲突,伴心悸、口苦便秘。
初诊:面色潮红,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
辨证:肾阴亏虚,心肝火旺(火旺血虚证)。
开方:芩连四物汤加减。
方药:黄芩9g、黄连6g、当归12g、川芎6g、白芍15g、熟地15g。加酸枣仁15g(安神)、地骨皮12g(清虚热)、麦冬15g(润燥)
医嘱:晚餐喝小米百合粥,22点前卧床。
结果:第3天潮热减至每日3次,入睡时间缩短;第7天每夜可睡5小时,情绪明显平稳;第14天睡眠达6-7小时,潮热盗汗消失,舌转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