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里总像堵着一团黏糊糊的东西,咳不出咽不下,说话前总得清清嗓子?这种挥之不去的痰感,着实让人心烦意乱,特别在公共场合下,十分的尴尬!这往往是身体内部「痰湿」作祟的信号!
痰从何来?不只是肺的事!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痰”概念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它不仅是咳嗽时排出的有形之痰,更包括潜伏在体内、阻碍气血运行的无形之“痰湿”。喉咙作为肺的门户,常是痰湿上扰的“重灾区”,根源却常在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
脾为生痰之源: 脾虚运化无力,饮食水谷精微代谢异常,湿气聚积成痰。
肺为储痰之器: 肺气宣降失常,无法正常输布水液和排出痰浊。
肾为生痰之根(久病时): 肾阳不足,无法温煦脾阳助运化水湿,或肾虚不能助肺纳气。
化解之道:调脏腑,祛痰湿
1. 生活调理是基础:
饮食忌口: 减少甜腻糕点、冰冷饮料、油炸烧烤、奶制品,这些最易助湿生痰。辛辣食物虽能短暂缓解不适,却易生燥热,与痰湿结合更难清除。
温暖脾胃: 早餐喝碗温热的杂粮粥,日常可用陈皮、生姜泡水代茶饮(几片即可,无需过多)。
适度运动: 快走、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微微出汗即可,帮助气机流通,运化水湿。
环境起居: 避免潮湿环境,注意保暖尤其颈部,避免空调冷风直吹。
2. 经典方药需辨证:
二陈汤(基础方): 针对痰湿壅盛(痰多色白、胸闷腹胀、舌苔白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半夏厚朴汤: 针对痰气交阻(咽中如有物阻、胸闷胁胀、情绪影响加重)。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六君子汤: 针对脾虚痰湿(痰多易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温胆汤: 针对痰热内扰或胆郁痰扰(痰黄粘、口苦心烦、失眠易惊、舌苔黄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医案
患者:张女士,45岁
主诉:喉咙异物感伴白痰近一年,饭后及晨起尤甚,易腹胀,舌淡胖苔白腻。
辨症:脾虚湿盛
开方: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如香砂六君汤思路),佐以燥湿化痰(陈皮、半夏)、行气消胀(枳壳、厚朴)。配合饮食指导。
结果:约三周调理,痰量显著减少,腹胀及异物感基本消失。
喉咙痰堵,表象在肺,根常在脾。 不能见痰只治肺,需细辨患者体质是寒是热,是虚是实,是单纯痰湿还是兼有气滞、气虚、阳虚?调理必须兼顾化痰、理气、健脾,有时还需温肾。长期痰湿不化,还易郁而化热,增加治疗难度。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