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心的疼痛、火烧般的皮疹……带状疱疹一旦发作,让人苦不堪言!中医有什么好的方法?吃什么药效果好?
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 现代医学:病毒潜伏,免疫力下降是诱因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
初次感染:多表现为水痘,愈后病毒潜伏于脊髓神经节。
复发机制:熬夜、压力、年老体弱导致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沿神经扩散,引发皮肤疱疹与神经痛。
2. 中医理论:湿热毒瘀,肝胆火盛是根源
中医称此病为“蛇串疮”,病因可归为两类:
肝胆湿热:长期情绪抑郁、嗜食辛辣,湿热毒邪蕴结肝胆经络。
气滞血瘀:毒邪阻滞气血运行,导致“不通则痛”,遗留顽固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1.前驱期(发疹前1-5天):
局部皮肤灼热、刺痛或瘙痒
低热、乏力、食欲减退
2.急性期(发疹期):
身体单侧(胸背、腰腹多见)成簇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
剧烈疼痛(针刺、火烧或电击样)
部分患者伴淋巴结肿大
3.后遗症期:
皮疹消退后仍持续神经痛(老年患者高发)
局部皮肤麻木、色素沉着
带状疱疹中医怎么治疗?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带状疱疹并非简单的“皮肤病”,而是体内伏邪外发的信号。结合该病“热毒瘀阻”病机,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千古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带状疱疹疼痛,急性期、后遗症期均可适证应用此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组成。
方中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缓解胸中痰热壅滞。
薤白温通胸阳、行气导滞,改善胸闷、胸痛。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消痞,助瓜蒌祛痰,调和气机。
黄酒或水煎都行,黄酒可增强温通之效,水煎适用于不耐酒者。
加减妙用:水疱渗液多:加车前草15g利湿解毒;后遗神经痛:加全蝎3g(研粉冲服)通络止痛。
医案
患者:谢先生,50岁。
主诉:带状疱神经痛40余天来诊。初起右侧胸背部带状成簇水疱,疼痛剧烈,外院给予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西药治疗,水疱已消,但疼痛未减,后转某中医教授服中药2周,亦未得效。现局部阵发性刺痛,伴瘙痒,夜间疼痛剧烈,常痛醒。
初诊:疲累甚,口干,晨起口苦口淡,舌体大,舌暗,边齿印,苔淡黄厚腻,脉沉细。
诊断:太阴、少阴合病。
开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真武汤加减。
方药:瓜蒌30g,薤白15g,法半夏25g,熟附子30g,苍术15g,茯苓15g,桔梗20g,红花5g,甘草5g,4剂。
二诊:药后疼痛减轻多半,口干口苦消失,仍口淡前方继服4剂。
结果:疼痛消失,已痊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