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一个发力过猛,或者周末和朋友爬山太投入,第二天立马感觉肌肉一阵酸痛,动作都别扭起来——这种肌肉拉伤的滋味,相信很多运动爱好者都不陌生。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但偶尔的肌肉拉伤却难以避免,一旦发生拉伤,如何快速、有效地恢复是关键。

肌肉拉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疼痛:拉伤部位出现尖锐、撕裂般的剧痛,活动时加重,按压时痛感明显。
肿胀与瘀血: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血液外溢形成青紫色瘀斑。
功能障碍:肌肉力量下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无法完成特定动作。
肌肉痉挛与僵硬:受损肌肉为自我保护而紧张、痉挛,后期恢复不当可能形成硬结。
触摸有硬结或凹陷:严重拉伤可在肌肉处摸到因纤维断裂形成的硬块或凹陷。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将肌肉拉伤归属于“筋伤”范畴。其核心病机是 “气滞血瘀” 和 “筋脉受损”。
气滞血瘀:损伤导致局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而产生剧痛;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则形成肿胀和瘀斑。
筋脉受损:“肝主筋”,筋肉的损伤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肝血充足,则筋得其养;拉伤后,肝血耗损,筋脉失养,恢复缓慢。

中医如何治疗?
1. 急性期(伤后48小时内):制动化瘀
原则: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与中医“止血定痛”理念不谋而合。此期不宜热敷和大力按摩。
针灸:远端取穴或循经取穴,配合局部围刺,可有效止痛、消肿、疏通经络。
外用药:选用以凉血止血、清热消肿为主的药剂。
2. 恢复期(48小时后):活血生新
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防止粘连。
手法理筋:中医推拿中的理筋、拿法、揉法等,能理顺筋络,散瘀消肿,缓解肌肉痉挛。
刺络拔罐:在瘀血明显处,用梅花针点刺后加拔火罐,能直接排出离经之血,迅速消肿化瘀,见效极快。
中药外敷与熏洗:使用温热性的活血药材进行熏洗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在此外治领域,新加坡贡方堂传承古方,结合现代透皮技术,推出的「金络油」便是一款针对筋伤问题的明星产品。
其内含的樟脑、薄荷脑、桉叶油等成分,能迅速产生清凉感,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复方中的红花、当归等活血中药精华,能深入渗透,强力舒筋活络、散瘀消肿。运动后感觉肌肉紧绷或发生急性拉伤进入恢复期后,及时涂抹贡方堂金络油并轻柔按摩,能显著加速恢复进程,防止旧伤淤积。

内服中药:根据辨证分型,如丘医师常用针对气滞血瘀型的复元活血汤,此方出自《医学发明》,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的经典方剂,广泛应用于上半身及躯干的急性软组织损伤。
组成:柴胡15g(疏肝理气,引药至病所)、天花粉9g(清热散瘀,消肿)、当归9g(补血活血,止痛)、红花6g(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甘草6g(调和诸药)、穿山甲(现已禁用,常以地龙或皂角刺替代)6g(破瘀通络)、大黄(酒制)30g(逐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桃仁(酒制)9g(活血祛瘀)。
方解:本方以大量酒制大黄为主药,荡涤留瘀败血;柴胡疏肝调气,两药合用,能攻散胁下之瘀滞。配以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天花粉消瘀散结,穿山甲破瘀通络,甘草缓急止痛。全方重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气行血活,则肿痛自消。
医案
患者:王先生,28岁,篮球爱好者。
主诉:3天前打球起跳落地时,感觉左大腿后侧一阵剧痛,随即无法发力。自行冰敷后稍有缓解,但仍疼痛剧烈,行走跛行。
检查:左大腿后侧腘绳肌处明显肿胀,可见大片青紫色瘀斑,按压痛感剧烈,肌肉紧张,活动受限。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涩。
诊断:急性肌肉拉伤(筋伤,气滞血瘀证)。
治疗:
刺络拔罐:于瘀斑最盛处梅花针点刺后拔罐,拔出大量暗黑色瘀血。
针灸:取委中、承山、殷门等穴,行泻法,通电针20分钟。
外用药:拔罐后,嘱其回家每日3次涂抹新加坡贡方堂金络油,并轻柔按摩至发热。
反馈:2日后复诊,患者诉疼痛肿胀已减轻大半,瘀斑颜色变浅。继续予以针灸治疗,并嘱其继续使用金络油,并可开始进行极轻微的拉伸。一周后,患者已可正常行走,仅余轻微酸痛。继续巩固治疗至完全康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