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膝盖作为我们身体最复杂,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往往是最先发出“抗议”的地方。
很多人出现腿脚无力,膝盖疼痛、上楼爬梯费劲等问题,特别是在阴雨天加重(有时候比天气预报还准)。

关节出现问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痹症”,膝骨关节炎就属于其中一种。
当风邪来袭,膝盖疼痛位置可能会跑来跑去;寒邪入侵,膝关节就变得怕冷,遇冷疼痛加剧;湿邪作祟呢,关节会肿胀、沉重,感觉像被湿布裹住一样。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指出,从中医角度来看,产生膝关节疼痛的诸多问题,是筋的连接出了问题。
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光有骨头是不够的,还需要筋的连接来维持它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筋出了问题,膝关节就会松动、不稳定,走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疼痛,酸痛。
膝关节是人体韧带、筋膜,最多的地方,中医有句话说“膝为筋之府”,所以膝关节疼痛,不能老盯着骨头,不要认为骨质疏松,盲目的补钙。
如果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就会出现关节酸痛,腿脚僵硬,屈伸不利,走路骨关节咯咯响。
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养筋汤,全方由: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9克、巴戟天9克,五味药组成。
《辨证录》上称此方甚妙,治疗筋缩不伸,筋伤疼痛,手脚酸麻。用好了,单这五味药就可以治疗一切筋伤。
因此,养筋汤不仅仅用于膝关节,还可以加减用于治疗,腰椎盘突出,劳损,肩周炎等等,一切和关节有关疾病的基本方。

在众多疗法中,中药外敷最受大家的欢迎,中医调理安全无害,且能够标本兼顾,中药治疗滑膜炎,不仅仅没有副作用,不伤脾胃肾脏,而且还能集中用药,直达病灶解决滑膜炎问题。
《中国中医药报》载有验方,其中有治膝关节炎方:黄芪30g,怀牛膝15g,远志15g,石斛20g,防己15g,伸筋草15g,鸡血藤30g,忍冬藤30g。水煎服,日一剂。“随其抄方”的报道医生称这些验方“屡用屡效”。
膝痹消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组成:川牛膝30克,独活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海桐皮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土鳖虫15克,制川乌10克,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舒筋草3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另外,还有多种中医外治法,打一套“组合拳”,从根上解决问题。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的“快捷方式”。医生会选取膝盖周围以及腿部和身体远端的特定穴位(如足三里、血海、梁丘、阳陵泉等)进行针刺。它的作用就像是交通警察,在关键路口进行疏导,能迅速疏通被堵住的气血,祛除风、寒、湿邪,从而快速缓解疼痛和僵硬。对于急性疼痛,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推拿手法:松筋正骨,恢复平衡。推拿医生会运用一系列手法,如揉、捏、拿、点按等,来放松膝盖周围紧张、痉挛的肌肉和韧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一些特定的复位手法可以帮助调整轻微的关节错位,减轻对软骨和半月板的压力,让膝关节恢复正常的力学平衡。
中药泡脚:每天晚上泡泡脚,就像给膝关节做“远程护理”,药力顺着脚底经络一路“奔”向膝盖,坚持一段时间,膝关节会轻松很多。
膏药外涂:贡方堂御痛膏精选川芎、伸筋草、透骨草等多味草本,采用古法萃取与现代透皮技术结合,能快速渗透筋骨,温通经络,有效缓解膝关节肿痛、僵硬问题。取适量膏体轻柔按摩于膝周,直至微微发热,即可感受药效深入肌理,让双腿重获轻松活力。

每天晚上泡泡脚,就像给膝关节做“远程护理”,药力顺着脚底经络一路“奔”向膝盖,坚持一段时间,膝关节会轻松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