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扭伤,长期代偿;一个部位受伤,全身力线失衡——你的体态问题,可能源于某次被遗忘的运动损伤。
新加坡贡方堂TCM康复专家郁赛指出,人体是一个精密的力学结构。当某处发生运动损伤后,身体会自动启动“代偿模式”,形成新的、非正常的发力姿势。若不及早干预,将导致:
急性期(损伤后0-72小时)
保护性肌肉痉挛,局部活动受限
代偿期(损伤后1-4周)
健侧过度代偿,对侧肌群过度紧张
固化期(损伤1个月后)
错误运动模式固化,引发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继发问题
典型案例:
篮球运动员左脚踝扭伤后,为避免左腿承重,重心右移,导致:
① 骨盆右高左低 → ② 腰椎向左侧弯 → ③ 胸椎代偿性右弯 → ④ 形成“S型”脊柱

1、静态评估
体态对称性分析(双肩、骨盆、足弓)
足底压力测试(判断重心分布)
2、动态评估
步态分析(捕捉异常发力模式)
关节联动测试(评估运动链传导效率)
3、触诊评估
肌筋膜张力检查
关节微小错位触诊

第一步:筋脉松解(消除代偿张力)
运用理筋手法松解:
损伤区域的粘连组织
代偿紧张的肌群(如腰方肌、髂胫束)
触发点(如梨状肌、斜角肌)
第二步:关节归位(重建力学平衡)
通过精准轻巧的复位手法:
调整骶髂关节错位
复位腰椎小关节紊乱
矫正胸椎旋转侧弯
第三步:神经肌肉再教育(巩固疗效)
本体感觉训练(闭眼单脚站立)
核心稳定性训练(鸟狗式、死虫式)
正确运动模式重建(深蹲姿势矫正)
第四步:预防性训练(防复发)
薄弱肌群强化(臀中肌、前锯肌)
个性化运动建议
定期维护调理

28岁羽毛球爱好者张先生,右肩拉伤后出现:
高低肩(右高左低)
颈椎活动受限
发力时右侧腰痛
经郁赛专家6次系统调理:
松解胸小肌、背阔肌紧张
复位胸锁关节、肩锁关节
调整胸椎后凸
强化菱形肌、下斜方肌
结果:
肩关节活动度恢复100%
体态恢复对称
运动表现提升30%
郁赛专家建议,运动损伤后4周是体态矫正的黄金期。建议在疼痛缓解后,尽快进行专业体态评估,避免错误模式固化。新加坡贡方堂TCM设有运动损伤专病门诊,为运动爱好者提供“评估-治疗-康复-预防”全流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