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身上突然起大片风团,痒得根本睡不着,怎么回事?其实这大概率是荨麻疹,作为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婴幼儿到老年人都可能受其困扰。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中医称为瘾疹、风疹,多发于春天和秋冬季节。
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和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
这种痒一旦发作就很难消停,反反复复地发作,能折磨人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
来得快: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痒得猛:通常伴有剧烈瘙痒。
走得快:单个风团通常在2-24小时内自行消退,消退后皮肤完好如初,不留任何疤痕。
除了皮肤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黏膜受累的情况:比如嘴唇、眼睑肿胀(血管性水肿),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这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将荨麻疹归属于 “瘾疹” 范畴,认为其发生多因外感风邪,搏于肌肤,与气血相争,营卫失和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所言:“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瘾疹。”
此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复感风邪,内外合邪,搏结于肌肤;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耗伤阴血,血虚生风;或久病之后,气血不足,肌肤失养,也可导致瘾疹反复发作。
中药内服
依据名老中医经验,结合中医经典理论,针对不同证型的荨麻疹患者辨证施治。对于急性荨麻疹患者,证型以风热相搏证、风寒外袭证多见,治疗以外驱风邪为法,常用中药包括祛风清热饮、固卫御风汤等,对症施治;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迁延反复,病因复杂,内外合邪为患,辨证更为复杂,以营卫不合证、血热内蕴证和血瘀经脉证为多见,临证以调和营卫、凉血活血消风为法,常用中药包括调营敛卫汤、凉血消风散以及活血祛风汤等。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物理与中医外治疗法:
1.中药外洗:常用浮萍、荆芥、地肤子、白鲜皮、飞扬草、蛇床子、苦参、生姜皮等具有祛风清热止痒的中药煎水外洗皮损,有助于缓解瘙痒、红肿和疼痛。
2.光疗:通过特定光源照射皮肤,以减轻症状。
3.中医治疗:包括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以调理身体平衡,加速康复。
荨麻疹的3个常见误区
荨麻疹发作时浑身瘙痒起风团,确实让人难受,但避开这3个常见误区再加上科学用药,能少遭很多罪。
1.抓挠:抓挠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反而让风团变大、瘙痒加重,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
2.热水烫洗:热水烫洗虽然一时解痒,但会加重血管扩张,导致风团更凶猛。
3.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细菌感染的,而绝大多数荨麻疹是过敏引起的,吃抗生素是不管用的。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总之,荨麻疹虽顽固,但并非不可战胜!如果荨麻疹发作,不要硬扛,及时用药才是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