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长斑体质,脸上冒出一片片黄褐斑,要化很厚的妆才勉强盖住;明明没晒多少太阳,斑点却越来越深,这是怎么回事?

长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指出,从中医视角看,“无瘀不成斑”,色斑的核心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瘀滞在面部肌肤”,而现代女性的很多习惯,正好容易“堵”住气血。
1.情志内伤,气滞血瘀:生活与工作压力导致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不行,长期如此,血液运行无力,慢慢形成瘀滞。
2.久坐不动,血行缓慢:办公室一族长期缺乏运动,导致气血循环速度减慢,如同死水易生污垢,体内也易生瘀血。
3.湿热环境,煎熬气血:新加坡常年湿热,外界的湿气与热气侵入人体,会像小火慢炖一样“煎熬”津液和血液,使其变得粘稠,运行不畅。
4.寒凉饮食,加重瘀阻:过度贪恋冷气、冰饮,会导致体内寒气凝滞,寒主收引,会使血管收缩,加重气血瘀堵。

体内长斑了中医怎么调理?
丘保润医师表示,治疗色斑的关键,不在于表面的强力祛除,而在于内部活血、化瘀、行气,将瘀堵的“泥沙”清除,让新鲜气血能够重新上荣于面。
在众多活血化瘀的方剂中,桃红四物汤是治疗此类“血瘀型”色斑的经典代表。它源自清代名医吴谦的《医宗金鉴》,是在补血基础方“四物汤”上巧妙加味而成。
桃红四物汤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组成。
方解
活血化瘀核心(桃仁、红花):桃仁能破除有形的瘀血,红花能散开无形的瘀滞,两药合用,是疏通气血、推动瘀血移走的“主力军”。
养血补血基础(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为河流注入新的水源,让干涸的河床(皮肤)得到滋润。
白芍:养血柔肝,能缓解血虚带来的内部紧张。
川芎:被誉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能率领补药和化瘀药到达需要的地方,防止药物滋腻。
全方配伍,体现了“祛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瘀”的智慧。它不仅攻击病邪(瘀血),更注重重建身体的气血平衡,从根源上改善导致长斑的土壤。
加减妙用:若斑点颜色深、瘀滞重,会加郁金、丹参增强活血效果;若伴有口干、心烦,加栀子、丹皮清热;若产后长斑,加黄芪、党参补气,帮气血更快恢复。

医案
患者:林女士,33岁。
主诉:面部颧骨及两颊出现片状黄褐色斑片3年,近半年因工作压力增大,色斑颜色加深,面积扩大。伴有月经色暗、血块多,轻度痛经,平日感觉疲倦,面色晦暗。
初诊:观其舌象,舌质暗红,边有少量瘀点,苔薄白。切其脉,脉象沉涩。
诊断:黄褐斑(气滞血瘀,兼有血虚)。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
开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桃仁9克,红花6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8克,另加黄芪15克(补气以助血行),柴胡6克(疏肝解郁),白芷6克(引药上行,美容亮肤)。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医嘱:调整作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防晒。
二诊:患者反馈精神好转,服药后月经来潮,血块明显减少,痛经减轻。面部色斑未见加深,颜色似有变淡迹象。丘医师效不更方,微调剂量,续服14剂。
结果:患者欣喜表示,面部色斑已显著淡化,范围缩小,周围同事均夸其气色变好,面色由晦暗转为红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