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本该是身体与心灵充分休息的时刻,你却在床上辗转反侧,无论变换何种姿势就是睡不着,每日与失眠苦苦斗争,醒来只能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怎样才能睡个好觉,拥有婴儿般的睡眠呢?

失眠的五大原因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人的睡眠由“神”来主导。“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这个“神”需要心、肝、脾、肾等脏腑的精血阴阳来濡养。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失眠。
其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
心肾不交:心火与肾水失衡,心火上扰,导致心烦、入睡困难。
肝火扰心:情绪压力导致肝火过旺,扰乱心神,表现为急躁易怒、彻夜难眠。
心脾两虚: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氣,气血不足无法滋养心神,导致多梦易醒、疲乏健忘。
痰热内扰:饮食不节导致痰热内生,上扰心神,引发失眠、胸闷、口苦。
阴虚火旺:肾阴亏虚产生虚火,扰动心神,出现心烦不寐、手足心热、盗汗。
长期失眠的危害有哪些?
失眠不仅是夜晚的痛苦,更会严重影响白天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
精神层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情绪失控(焦虑、抑郁、易怒)。
生理层面: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等疾病;内分泌紊乱,加速衰老;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女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
外貌层面:皮肤粗糙、暗沉、出现色斑、黑眼圈、眼袋,加速皮肤老化。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神门、内关、三阴交、安眠穴等),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宁心安神。
推拿按摩:头面部和颈肩部的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疏通经络,诱导睡意。
中药治疗:对于典型的 “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型失眠,丘医师给大家推荐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一个经典名方——黄连阿胶汤。
主治:心中烦,不得卧。即心烦意乱,辗转难眠,同时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象。
方剂组成:黄连(12克):君药。苦寒,直折心火,清解热邪。黄芩(6克):臣药。辅助黄连清热泻火。白芍(6克):臣药。酸甘化阴,滋养阴血,柔肝敛阳。阿胶(9克):佐药。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血,填补肾精。鸡子黄(2枚):使药。在药液煎好稍凉后加入搅匀。鸡子黄位居中焦,上能清心安神,下能滋补肾阴,起到交通心肾的桥梁作用。
方解:本方构思巧妙。用黄连、黄芩的“降”来清泻上焦心火;用阿胶、白芍、鸡子黄的“升”来滋补下焦肾阴。一清一补,一降一升,使得心火下交于肾,肾水上济于心,重新恢复“水火既济”的平衡状态,心神得安,自然能够安睡。
日常饮食与养护指南
饮食建议:
多吃:
安神类:小米、牛奶、百合、莲子、小麦、桂圆、酸枣仁。
滋阴类:银耳、山药、黑芝麻、桑葚、鸭肉、甲鱼。
推荐食疗方:
酸枣仁粥:炒酸枣仁15克捣碎,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睡前食用。尤其适合心肝血虚的失眠。
百合莲子羹:干百合、去心莲子各30克,加水慢炖至软烂,加冰糖适量。适合阴虚有热的心烦失眠。
忌口:
睡前避免咖啡、浓茶、功能性饮料等兴奋性饮品。
晚餐不宜过饱、过油腻,忌食辛辣刺激(如辣椒、大蒜)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生活养护:
规律作息: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即使周末也要保持一致,培养身体的“生物钟”。
营造睡眠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睡前“断电”: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导引助眠:
热水泡脚: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引血下行,有助于放松。
按摩穴位:睡前按摩神门穴(手腕横纹尺侧端)、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每穴按揉3-5分钟。
放松身心:练习腹式呼吸、听舒缓的轻音乐或白噪音,让心神平静下来。

医案
患者:王女士,45岁,教师。
主诉:失眠一年余,近两个月加重,每晚仅能睡2-3小时,甚至彻夜不眠。
症见:入睡极其困难,心中烦热,多梦易醒,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
处方:黄连9克,黄芩6克,白芍12克,阿胶(烊化)9克,鸡子黄(冲)2枚,生地15克,麦冬12克。7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复诊:服药7天后,王女士自述心烦大减,入睡时间缩短,每晚能睡4-5小时,口干、手足心热等症状也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方再进7剂。
反馈:睡眠基本恢复正常,每晚能安睡6-7小时,其他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停药,注意日常调养,以巩固疗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