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稍微吃一点凉的、油腻的东西,没多久肠胃就开始“抗议”?早上急着出门,肚子却突然“闹情绪”?甚至有时候一紧张、一焦虑,第一反应就是冲去厕所?如果以上你都符合,那您可能正被“慢性腹泻”这个问题困扰着,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肠胃不好”就能概括的。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腹泻的根本病机在于 “脾虚湿盛”,中医称之为“泄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

为何会经常腹泻?
脾主运化,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并将水液输布全身。当脾的功能虚弱,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水湿内停,下注大肠,形成腹泻。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脾胃虚弱:最常见,因消化功能不足导致。
肾阳虚衰:特征为黎明时的“五更泻”。
肝气乘脾:由情绪波动、压力大直接引发。
湿热内蕴:表现为腹泻急迫、肛门灼热。
哪些人容易成为“腹泻体质”?
饮食不节者:经常暴饮暴食、嗜食生冷寒凉(如冰饮、海鲜)、油腻甜食的人,最易损伤脾胃阳气。
思虑劳神者:脑力工作者、学生等长期用脑过度,“思则气结”,易导致脾气郁结,运化无力。
情绪不稳定者:容易紧张、焦虑、抑郁的人,肝气郁结,易犯脾胃。
年老体弱者:随着年龄增长,肾阳和脾阳自然衰退,运化功能减弱。
久病初愈者:大病之后,正气未复,脾胃功能尤其虚弱。
先天脾虚者:天生体质较弱,脾胃功能不足。

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腹泻绝非“止泻”了事,而是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恢复脏腑平衡。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拔罐、穴位贴敷等,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综合运用。今天丘医师给大家带来一款对于最常见的脾胃虚弱型腹泻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
方剂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组成与剂量(参考):人参(或党参)9g,白术 15g,茯苓 15g,山药 15g,白扁豆 12g,莲子肉 9g,薏苡仁(炒)15g,砂仁 6g,桔梗 6g,炙甘草 6g,大枣 3枚。
方义浅析:
君药: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
臣药:山药、莲子肉——助君药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
佐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防止补药滋腻;桔梗——宣利肺气,通调水道,并能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培土生金)。
使药:炙甘草、大枣——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现代应用: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调理“腹泻体质”的良方。现在多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方便服用。

医案
患者:张先生,42岁,程序员。
主诉:反复腹泻3年余,加重1个月。每日大便3-5次,稀溏不成形,进食油腻或受凉后加重。伴有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
查体: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
诊断:泄泻(脾胃虚弱,湿浊内停)。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7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反馈:服药后大便次数减至每日1-2次,已能成形,腹胀减轻,食欲改善。效不更方,续服14剂,并嘱其注意饮食调护。后随访,大便基本正常,精神体力明显好转。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