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病反复发作,十分难缠!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已超1.2亿,但许多人因忽视早期信号导致病情恶化。
胃病种类不同,症状不一样!快看看,你属于哪种胃病?

急性胃炎
病因:多由不洁饮食、刺激性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
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甚至休克。
慢性胃炎
分类: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症状: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溃疡
病因:主要是由于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通常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胃黏膜保护机制减弱,胃酸分泌过多,突破胃黏膜的防御屏障,从而形成溃疡。
症状:主要为上腹痛或不适,性质多为钝痛、灼痛,疼痛常发生于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胃息肉
症状:多数胃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
胃穿孔
症状: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疼痛可迅速波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能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中医认为多与以下因素相关:
脾胃虚弱是根本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长期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过度思虑伤脾,均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就像引擎动力不足,食物堆积在胃里,引发胃脘部胀满、隐痛。
饮食不当是诱因
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嗜食辛辣刺激(如火锅、烧烤)、油腻厚重、生冷寒凉(如冰饮、海鲜)、过度饮酒等,都可能直接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引起不适。中医常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肝气犯胃是关键
情绪不畅、压力过大或焦虑抑郁,均可导致肝气郁结。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气郁结,肝气过旺,就会“欺负”脾胃(木克土),脾虚则出现纳少、胃脘胀满、便溏等症状;胃气上逆则出现胃痛、嗳气、反酸、烧心、打嗝频繁等症状。
外邪内侵不可忽视
如贪凉吹空调、吃冷食后感受寒邪或夏季感受湿热之邪,或感邪日久酝酿成毒成瘀,都可能引发或加重胃脘部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难缠胃病的核心病机是中焦气机失衡,也就是脾胃不和。治疗老胃病,要让中焦脾胃该升的升上去,该降的降下来,健脾和胃,让气机平衡,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道经方健脾和胃
经典药方四君子汤与二陈汤组合为六君子汤,有促使脾升胃降、调理脾胃气机平衡的功效。
陈皮:除胀满要药,能辛香走窜、行气降气、健脾除胀;
姜半夏:入脾胃经,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适合用来健脾益气。
对于有反酸烧心的患者,可以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海螵蛸,能收敛止酸。
对于胀满严重、食后加重的患者,可以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枳壳和石菖蒲。枳壳可以用来宽中理气、行滞消胀,促进肠道蠕动;石菖蒲能起到化湿开胃的作用。
对于胃部经常隐隐作痛的患者,可以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元胡,它具有行气止痛的效果。
用法用量:每天1服药,连服15天左右。如果症状有缓解,可以两天一服药,连服15~20天。再将其制成丸药,巩固30~60天。

患者,男,56岁,自诉上腹部间歇性病痛反复发作十多年,伴有泛酸,嗳气、纳食减少,用西药治疗时好时坏。
近月来,上述症状加剧,发作频繁,脘腹胀闷不适、大便溏薄。胃镜检査确诊为胃溃疡,合并慢性浅表胃炎,幽门螺旋杄菌++。
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脾胃虚寒、肝郁气滞。
治法:健脾益气、疏通和胃止痛。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芪、佛手、香附、柴胡、香橼、蒲公英、黄连、瓦弄子、浙贝、积雪草等。
效果:经服2周中药后,患者自觉胃病减轻、发作减少,吐酸、嗳气亦大为减少,精神、食欲逐渐恢复,大便成形。继续守前法,调整治疗1个多月,症状基本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