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感觉腹胀吃不下、吃点就打嗝、食欲不振、还容易腹泻,但往往检查后身体又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这都是肠胃功能紊乱的部分表现。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肠胃功能紊乱的核心病机在于脾胃功能失调,常与肝、肠密切相关。
为何会肠胃功能紊乱?
1.饮食不节(最常见的病因)
暴饮暴食: 超过脾胃运化能力,导致食积停滞。
嗜食生冷寒凉: 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阳,导致寒湿内阻。
偏好肥甘厚味: 滋腻碍胃,助湿生热,困扰脾胃。
饮食不规律: 脾胃生物钟紊乱,无法按时工作。
2.情志所伤(关键诱因)
忧思伤脾: 过度思虑会使气机结滞,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恼怒伤肝: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绪压抑、烦躁易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即“肝胃不和”),出现胃痛、嗳气、反酸等症状。
3.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 耗伤脾气,导致脾虚运化无力。
久坐少动: 脾主肌肉,久坐伤肉,亦会使脾胃气机呆滞。
中医如何调理?
中医治疗绝非“胃痛就止疼,腹泻就止泻”,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分型论治:
肝气犯胃/肝郁脾虚型:脘腹胀痛,痛连两胁,情绪波动时加重,嗳气频繁,善太息(喜欢长叹气)。
治法: 疏肝和胃,健脾理气。
脾胃虚弱型:食欲不振,脘腹隐痛,喜温喜按,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脾胃湿热型:脘腹痞满,恶心厌油,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饮食积滞型: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未消化食物,吐后或排气后痛减,不思饮食。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今天丘医师给大家带来几款经典方,能有效调理肠胃功能紊乱!
(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疏肝理脾:
逍遥散/丸: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是治疗肝郁脾虚的“千古名方”。
痛泻要方: 专治“肝旺脾虚”之腹泻,表现为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健脾和胃:
参苓白术散: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是调理脾虚湿盛腹泻的经典方。
香砂六君子汤: 益气健脾,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虚气滞,见腹胀、消化不良、嗳气者。
日常饮食与护理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三餐规律,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减轻脾胃负担。
温软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山药、小米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情志调畅:保持心情愉悦,学会管理压力。可通过散步、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肝气条达,脾胃才能安和。
起居有常: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胆疏泄,从而保障脾胃功能。
适量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助脾运化。
医案
患者: 李女士,35岁,上班族。
主诉: 反复脘腹胀痛2年,情绪紧张或工作压力大时加重。伴食欲差,嗳气,大便时干时稀。
查体: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不和)。
治疗:
方药: 以逍遥散为基础加减(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生姜、炙甘草等),7剂,每日1剂。
针灸: 取穴足三里、中脘、太冲、内关,以疏肝和胃。
复诊: 一周后腹胀、嗳气大减,食欲好转。守方再进7剂,诸症基本平息。嘱其注意情志调节,可常服逍遥丸以巩固疗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