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当时社会,你是否经常感觉心悸胸闷、呼吸短促、肌肉紧绷?半夜更是恐惧不安、入睡困难?以上种种都属于焦虑症的表现。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虽无“焦虑症”之病名,但对其的认识源远流长,将其归为 “郁证”、“脏躁”、“惊悸”、“不寐”(失眠)、“怔忡”等范畴。
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心理警报: 持续担忧、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恐惧不安、入睡困难。
身体信号: 心悸胸闷、呼吸短促、头晕头痛、肌肉紧绷、莫名疼痛、食欲异常、疲惫不堪。
行为变化: 坐立不安、逃避社交、反复确认。
中医如何调理焦虑?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子,需根据个体情况加减化裁。以下是一些常用于调理焦虑状态的经典方剂:
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
适用:肝气郁结型焦虑。适用于情绪抑郁、烦躁易怒、胸闷喜叹息、胁肋胀痛、食欲不振者。
加减:若肝郁化火症状明显(如口苦、目赤),则常用加味方“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
归脾汤:
适用:心脾两虚型焦虑。适用于思虑过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差、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此方重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天王补心丹:
适用:阴虚火旺型焦虑。适用于虚烦心悸、失眠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者。此方长于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甘麦大枣汤:
适用:脏躁。这是张仲景的名方,药性平和。适用于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者。现代常作为基础方与其他方剂合用,疗效显著。
重要提示:方剂的选择和剂量必须由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确定,切勿自行抓药服用。
针灸疗法:
针灸能有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常选取的穴位包括:百会(安神定志)、神门(宁心安神)、内关(宽胸理气)、三阴交(健脾、益肾、调肝)、太冲(疏肝解郁)。针灸对缓解急性焦虑发作和长期调理都有良好效果。
推拿按摩:
每日自行按摩上述穴位,或沿胁肋部搓摩以疏肝理气,用掌心摩擦脚心涌泉穴以引火归元,都是简单易行的舒缓方法。
饮食调理:
肝气郁结者: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茉莉花、佛手泡茶,多吃绿色蔬菜。忌酒、辛辣刺激食物。
心脾两虚者:多吃健脾养心的食物,如小米、红枣、桂圆、山药、莲子、百合等,可煮粥食用。
阴虚火旺者:多吃滋阴降火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桑葚、黑芝麻、甲鱼等。忌熬夜。
通用原则:避免咖啡、浓茶、功能性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医案
患者:孙女士,39岁
主诉:长期的高强度工作,逐渐出现了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每天都感到疲惫不堪,而且常常莫名担心一些事情,心跳也总是很快。
初诊:舌边尖红,舌苔白浊,脉象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兼心脾两虚
治法:疏肝泻火、健脾养心,配合针灸疗法每周两次
处方:【四逆散加味】。柴胡9克,枳壳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栀子9克,牡丹皮9克,川楝子5克,生麦芽15克,炒酸枣仁15克,甘草5克。
反馈:两个月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情绪也逐渐好转,焦虑感减轻了许多。继续坚持调理三个月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能够重新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