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的新加坡,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满头白发,平时只能靠染发剂遮盖,治标不治本!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润泽与乌黑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肾其华在发”,头发的生机根本则源于肾气的盛衰。因此,白发的产生与肝、肾、气血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中医如何看待白发的病因?
白发的产生与肝、肾、气血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主要包括:
1.肝肾不足:这是最常见的原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若先天肾精亏虚,或后天耗损过度(如熬夜、劳累),会导致精血不足,无法上荣于发,发失所养而变白。此类白发多从两鬓开始。
2.气血两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思虑过度、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化生不足。再加上气血耗伤过多,无法充分濡养发根,头发便会变得干枯、早白。
3.血热偏盛:多见于年轻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或常食辛辣油炸之物,导致体内阳气过亢,化为血热。热邪灼伤阴血,毛根失养,故而引起白发骤生。
4.情志失调:忧思、焦虑、愤怒等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液运行则受阻,无法顺利送达发梢,同样会导致白发。
哪些人容易早生白发?
有家族遗传史者:先天肾精盈亏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耗伤肾精与肝血。
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者:导致肝郁气滞或血热。
偏食、营养不良者:导致气血生化无源。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影响气血流通。
中医如何治疗白发症?
1.分型论治,内服中药:
肝肾不足型:治以滋补肝肾、填精养血。常用方剂如七宝美髯丹、左归丸等,常用药物有何首乌、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
气血两虚型:治以健脾益气、养血乌发。常用方剂如八珍汤、归脾汤等,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大枣等。
血热偏盛型:治以清热凉血、滋阴乌发。常用方剂如乌发丸(凉血版本),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赤芍、地骨皮等。
2.特色针灸,疏通经络:
针灸可以有效刺激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引导气血上达于发。常选取百会、四神聪、风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能补肾填精、健脾生血,为头发提供充足的养分。
3.头皮按摩与梅花针叩刺:
医师会指导患者进行专业的头皮按摩,或使用梅花针轻度叩刺白发密集区域。此法能局部刺激毛囊,激活毛囊活力,改善微循环,促进黑发生长。
日常如何调理与养护?
食疗养发:
黑色入肾: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核桃等食物,以补益肝肾。
补气血:适量摄入红枣、桂圆、当归、枸杞用于煲汤或煮粥。
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炸、糖分高的食物,以免助生内热。
规律作息,戒除熬夜:
夜间是肾精和肝血修复的黄金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护头发的根本。
医案
患者:王先生,28岁,IT从业者
主诉:长期焦虑失眠,头皮油腻,白发集中在前额及头侧,发质干枯易断。
诊断: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血热伤阴。
调理方案:
中药调理:丹皮 10g、栀子 10g、赤芍 12g、生地黄 15g、侧柏叶 15g,清热凉血。
情志疏导:配合疏肝解郁的逍遥丸,并建议每日练习八段锦调节情绪。
头皮护理:用侧柏叶、桑叶煮水洗头,每周3次,改善头皮环境。
效果:2个月后头皮出油减少,白发停止增多,4个月后部分白发转灰后转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