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超1.8亿,痛风患者达数千万,且越来越多年轻人被盯上——这与高嘌呤饮食、久坐少动、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痛风:不只是“关节痛”,更是全身危机的信号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引发的疾病。
它常“潜伏”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中,且在酗酒、暴食高嘌呤食物、受凉或感染后突然发作。
尿酸多高需要干预?是否需要干预,需结合尿酸数值和全身健康状况综合判断。
情况一: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则治疗“启动线”为:
•男性尿酸≥420μmol/L;
•女性尿酸≥360μmol/L。
情况二:无基础疾病,只要尿酸≥540μmol/L时,一般就需要启动干预!
尿酸从哪来?
30%来自食物(海鲜、红肉、酒精),70%是身体自己产生。
痛风≠高尿酸:只有约10%高尿酸患者会痛风,但尿酸高是“隐形炸弹”!
西医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急性期的抗炎治疗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认为,痛风之所以反复发作,其根源在于“脾虚湿盛”。
若脾虚不运,则水湿内停,痰湿积聚,形成痰湿体质。百病皆生于痰,痰湿阻络成瘀,郁久生热毒,并与痰瘀胶结不化,交相为害,最终引发痛风。
从根本上讲,脾虚湿盛体质是痛风发病的内因基础,而外感风、寒、湿、热邪则是发病的外因。在痛风患者体内,湿、痰、浊、瘀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病理状态。
因此,想要治好痛风,必须究其本,从健脾燥湿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痛风断根汤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5g、桂枝10g、苍术12g、黄柏10g、牛膝15g、土茯苓50g、萆薢20g、丹参18g、忍冬藤30g、甘草6g。
男性患者,48岁,足踝部红肿热痛反复发作2年,血尿酸值580μmol/L。
主诉: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嗜食海鲜、啤酒,此次因聚餐后突发右踝剧痛,皮肤灼热,触痛明显,伴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中焦脾虚为本,湿热浊瘀阻滞经络为标。
方剂:白虎桂枝汤合三妙丸加减。
“石膏清阳明之热,桂枝通阳化湿,土茯苓、萆薢泄浊排酸,三药合用可截断湿热之源”。
疗效:服药7剂后红肿消退60%,血尿酸降至420μmol/L;续服14剂,关节活动自如,尿酸值稳定于320μmol/L。
痛风发作时疼痛无比,很多患者都关注如何快速消肿止痛。那么有什么方式可科学处理呢?以下5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①短时间冷敷:痛风在发作的时候会有非常严重的红肿症状,患者可能根本就没办法动弹,这时候需要消肿,可以用一个毛巾包裹着冰块,然后敷在患处。建议冷敷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常见错误:热敷(加速炎症扩散)、直接冰敷(损伤皮肤)。
②外敷硫酸镁溶液:可以使用硫酸镁溶液外敷,利用其高渗透压的性质,可以减轻组织水肿,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③生姜泡脚:先将生姜切成块,然后放在热水中浸泡大概5分钟。生姜泡脚是能够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也能够有效缓解水肿的症状。
④中药湿敷:大黄、苋菜、冰片、红藤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的中药,也可以湿敷在肿痛关节处,帮助消肿止痛。
⑤放血疗法: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到正规医院做刺络放血法也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