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湿多变的新加坡气候中,关节疼痛已成为困扰各年龄层的常见健康问题。从湿冷天气加重的酸痛,到上下楼梯时的膝关节不适,乃至晨起时僵硬的指关节,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日常生活!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将关节疼痛归为"痹证"范畴,其发生与外界风寒湿邪侵袭、内部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节疼痛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风寒湿邪入侵:空调冷风、雨季潮湿最易导致经络堵塞,“不通则痛”。
肝肾亏虚: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会让关节失去滋养。
气血瘀滞:久坐不动或外伤后,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型疼痛”。
痰湿阻络:肥胖、高尿酸人群易生痰湿,堆积关节引发红肿热痛。
劳损过度:长期姿势不良、运动过量导致肌肉韧带慢性损伤。
常见的关节疼痛有哪几类,该如何治疗?
1.风寒湿痹型,关节总是凉飕飕的,遇冷下雨就疼得厉害,还可能有点僵硬。
这类疼痛得从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入手。常用独活、防风、桂枝等药材配成汤剂,煮水喝能驱散寒湿;同时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像给关节敷上 “暖宝宝”,慢慢就觉得舒服多了。
2.肝肾亏虚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关节疼起来带着点酸软,稍微动一动就累,蹲久了站起时膝盖还会 “咯吱响”。
可用杜仲、牛膝、枸杞煮水,或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调理。平时按揉太溪、肾俞这两个穴位,也能补肝肾。
3.瘀血阻络型,关节疼得像针扎,晚上躺床上翻个身都疼醒,关节活动时还可能有刺痛感。
这类情况得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常用桃仁、红花、当归等药材配药,再结合针灸血海、膈俞穴,让气血顺畅起来,疼痛自然就减轻了。
除去中药和针灸,还可使用:
艾灸疗法:借助艾绒的温热效应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特别适用于寒湿型关节痛。常用方法包括隔姜灸、温针灸等。
推拿理筋:运用传统手法放松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僵硬。
日常注意要点
一、保暖防潮
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关节
淋雨出汗后及时擦干
睡前热水泡脚祛湿
二、饮食调理
宜食:黑豆、核桃、山药(强筋骨)
忌口:冷饮、油腻、海鲜发物
湿热体质忌温补,寒湿体质忌生冷
三、科学运动
避免爬楼、提重物
推荐游泳、太极拳
运动后关节不适需休息
医案
患者:周女士,52岁。
主诉:双膝红肿疼痛2年,阴雨天加重。
初诊:膝部灼热肿胀、屈伸困难,舌红苔黄腻,属“湿热痹阻证”。
治疗方案:
内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土茯苓、薏苡仁(强化利湿)
外治法:中药熏蒸(艾叶+威灵仙)
结果:用药一周后红肿消退,1个月后疼痛减轻80%,配合正骨手法调整膝关节错位,恢复如初。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