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湿热的新加坡,你是否也在经历这样的困扰?明明刚洗过头发,不到一天就又变得油腻扁塌;肚子时常胀满不适,排便困难且粘滞不畅?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提醒,这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湿气过重”了!
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湿热,加上快节奏生活、饮食不节(喜食生冷、油腻、甜食)、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因素,非常容易导致‘脾虚湿盛’的体质。油腻头发和粘滞便秘,往往是湿气内生的外在表现,根源在于脾胃运化失调!
中医如何健脾祛湿,标本兼顾?
解决“湿重”导致的头发油腻和便秘,中医的核心策略在于健运脾胃、祛除湿邪,恢复身体正常的运化与排泄功能。
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综合运用以下方法:
经典方剂化裁: 如针对脾虚湿盛的基础方 “参苓白术散”,着重健脾渗湿;对于湿阻气机明显的腹胀便秘,可能选用 “平胃散” 或 “二陈汤” 合方加减以燥湿运脾、行气导滞;若伴有湿热(如舌苔黄腻、口苦),则会考虑 “茵陈蒿汤” 或 “葛根芩连汤” 等清热利湿的方剂。
关键中药举例:
健脾益气: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
芳香化湿/燥湿: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陈皮、半夏。
利水渗湿: 薏苡仁(生薏米利湿清热,炒薏米健脾止泻)、赤小豆、泽泻、车前子。
理气通腑: 枳实、枳壳、木香、大腹皮(用于气滞腹胀便秘)。
饮食调理:源头减负,吃出清爽
饮食原则: 清淡、易消化、七分饱。严格限制生冷(冰饮、大量生蔬果)、油腻(油炸、肥肉)、甜腻(蛋糕、巧克力、高糖饮料)及过度辛辣刺激之品。这些食物最易助湿生痰,加重脾胃负担。
推荐祛湿健脾食材:
主食: 薏米(利湿)、赤小豆(利湿消肿)、小米(健脾)、糙米(富含纤维)。
蔬菜: 冬瓜(利水)、丝瓜(清热化痰)、白萝卜(消食下气)、山药(健脾)、南瓜(补脾)、芹菜(清热利湿)、绿豆芽(清热)。
其他: 茯苓、芡实(煮粥煲汤)、鲫鱼(健脾利湿)、生姜(温中化湿)、陈皮(泡水或做菜)。
简单食疗方(请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薏米赤小豆粥: 薏米、赤小豆各一把,加适量粳米煮粥。适合湿热偏重者。
山药茯苓粥: 山药、茯苓粉(或小块)与粳米同煮。健脾益气渗湿。
陈皮普洱茶: 适量陈皮与普洱熟茶同泡。理气健脾、消食化湿。
医案
患者:方小姐,29岁
主诉:长期坐办公室,腹痛泄泻,整天感觉乏力,犯困,皮肤暗淡无光。
诊断:脾虚湿盛
处方:泽泻汤
组成:泽泻五两(15g),白术二两(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主治: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
反馈:服用以上方剂一周后,腹痛泄泻有所缓解,两周后,二便趋常,白日不再犯困,皮肤焕发光泽,整个人感觉轻松很多。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