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会感到肩颈僵硬,头晕目眩,手指麻木?其实这都是颈椎病在作怪!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颈椎病已成为跨越年龄界限的“时代病”。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解释,颈椎病为“项痹”、“眩晕”范畴,核心在于筋骨失衡、气血不通、脏腑失调。调理绝非仅针对颈部,而是整体修复。
颈椎病会引起哪些问题?
1.疼痛与牵连: 颈肩酸痛、头痛、手臂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可出现类似心绞痛的“颈心综合征”或胃肠功能紊乱的“颈胃综合征”。
2.神经压迫症状:
椎动脉受压: 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神经根受压: 上肢麻木、无力。
脊髓受压: 行走不稳(踩棉感)、大小便功能障碍(最严重警告)。
3.植物神经紊乱: 视物模糊、耳鸣、心慌、胸闷、失眠、多汗等复杂症状,易误诊。
你是颈椎病的目标人群吗?
久坐低头族: 白领、程序员、学生等长期伏案或低头者。
姿势不良者: 习惯“葛优瘫”、高枕、半躺玩手机等不良姿势者。
受寒湿侵袭者: 颈肩常受空调冷风直吹或身处潮湿环境者。
中老年人及颈部伤者: 因年龄增长自然退变或有颈部外伤史者。
特定体质者(中医): 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或痰瘀内阻体质者。
中医一般如何治疗颈椎病?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 治其标:
1.精准针刺: 刺激颈夹脊、风池、肩井、天宗、外关、后溪等穴位,快速缓解疼痛麻木,改善局部循环。电针、温针可增强效果。
2.手法正骨推拿: 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运用柔和手法松解肌肉痉挛,调整小关节错位,恢复颈椎力学平衡。安全是首要前提。
3.拔罐治疗:拔罐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常用的拔罐处方包括大椎、肩髃、肩髎等穴位,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选穴和操作。
4.艾灸治疗: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对于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配合艾灸治疗可以增强疗效。
内养肝肾,强筋壮骨 - 固其本:
辨证施治汤药: 依据个体体质精准用药:
风寒湿阻: 蠲痹汤加减(祛风散寒除湿)。
气滞血瘀: 身痛逐瘀汤加减(行气活血通络)。
肝肾不足: 独活寄生汤或左归丸/右归丸加减(补肝肾,强筋骨)。
气血亏虚: 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通络)。
药膳调养: 如杜仲核桃猪骨汤(补肾强骨)、天麻川芎炖鱼头(祛风通络)、当归生姜羊肉汤(温经养血)。
医案
患者:陈先生,43岁
主诉:每日伏案工作10多个小时,半年前始觉颈部酸胀,晨起尤甚颈部僵痛伴右手麻木6月余,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症见:患者颈部不适,活动不利,颈肩背发僵、怕冷,遇寒痛增,得温痛减。
诊断:项痹(气滞血瘀型)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予葛根汤加减:葛根10g,桂枝10g,木瓜10g,防风10g,生姜10g,白芍10g,甘草10g,羌活5g。
针刺治疗:大椎、夹脊穴、肩井、养老、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天宗。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反馈:三诊(14天后),颈椎活动度回复80%,手麻症状消失。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