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林女士,33岁。
主诉:双侧乳房胀痛、可触及颗粒状结块已近两年,经前一周症状尤为明显,情绪烦躁时加重。近期体检,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实质性结节(BI-RADS 3类),最大约0.8x0.6cm。患者忧虑结节增大,但不愿手术,故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面色略暗,神情焦虑。平素工作压力大,常感胸闷,善叹息,睡眠多梦,月经有血块。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象弦细。
诊断:乳癖。
症属: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痰,软坚散结。

开方:消核汤加减。
方药:柴胡 12g 、白芍 15g 、当归 10g 、茯苓 15g 、白术 12g 、浙贝母 15g、醋香附 12g、丹参 20g、夏枯草 15g、牡蛎 30g (先煎)、甘草 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服药2周后,患者称乳房胀痛感显著减轻,情绪较前舒畅,睡眠改善。效不更方,嘱继续服药。
三诊:服药1月后)自述触诊时结节变软、缩小,经前胀痛已基本消失。守方随证加减,连续调理2个月。
结果:患者诸症平息,复查乳腺彩超,结果显示结节已缩小至0.3x0.2cm(BI-RADS 2类)。

【案语分析】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丘保润指出,本案是典型的因“肝气不舒,气血瘀堵”形成的乳腺结节。现代女性生活与工作压力交织,最易导致 肝气郁结。肝经循行于两胁,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而成瘀;肝气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凝聚为 痰。痰、瘀互结,阻塞于乳房脉络,便形成了结节与胀痛。
丘保润开方“消核汤”,其精髓不在于“攻伐”,而在于“疏通”与“调和”。
方中以 柴胡、香附 为君,疏解肝经之郁遏。
辅以 当归、丹参 活血化瘀,浙贝母、夏枯草、牡蛎 化痰软坚,共同瓦解痰瘀互结之病理产物。
同时,用 白芍、茯苓、白术 柔肝健脾,固护根本,防止痰瘀再生。
此案印证了中医“从肝论治”乳腺疾病的独特优势,通过调整全身的气血状态,不仅能消除已形成的结节,更能改善产生结节的“土壤”(体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防止复发的长远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