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也得了这个病,脖子和肩膀经常会痛,有时睡醒起床后也会痛,如何才能快速缓解?
颈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 风寒湿邪侵袭
外感诱因:长期吹空调、风扇直吹颈部,或冒雨涉水、颈部受凉,导致风寒湿邪凝滞于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引发颈肩酸痛、僵硬。
体质基础:素体阳虚者更易受邪,如冬季症状加重、遇寒痛甚,伴畏冷肢凉。
2. 气血瘀滞不通
慢性劳损:长期低头伏案、久坐不动(如程序员、教师),颈部肌肉持续紧张,气血运行不畅,形成 “不通则痛”。
外伤遗留:颈部急性损伤(如车祸、运动扭伤)后未彻底康复,瘀血内阻经络,导致反复发作的刺痛、活动受限。
3.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群肝肾精气渐衰,《黄帝内经》云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颈椎退行性变加速,出现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
先天不足:部分年轻人因长期熬夜、房劳过度等耗伤肝肾,过早出现颈椎退行性病变,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颈椎病会引起哪些症状?
局部信号:颈肩僵硬如“铁板”、转头咔咔响、怕风怕冷;
神经压迫:手臂放射性麻痛、握力下降、指尖如过电;
脑供血不足: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
植物神经紊乱: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失眠多梦。
颈椎病中医怎么治疗?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医师表示,颈椎病在中医属于 “项痹”“颈肩痛” 范畴。中医治疗重在“以通为补”,阻断病情恶化。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千年古方“葛根汤”,这个方子能舒筋散寒、升阳通络,临床治疗颈椎病见效快、防复发,助你挺直脊梁重获自由。
葛根汤由葛根 30g、麻黄 9g、桂枝 6g、白芍 6g、生姜 9g、大枣 3 枚、炙甘草 6g组成。
方中葛根为君药,解肌退热、生津舒筋,现代研究显示其含葛根素可扩张血管,改善颈椎局部血液循环。麻黄、桂枝疏风散寒、温经通络,解除颈部肌肉紧张。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缓解颈肩筋脉拘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顾护正气,防止发散药物伤正。
加减应用:痰湿重者加茯苓、白术;气血虚者加黄芪、当归;疼痛剧烈加川芎、延胡索。
医案
患者:贾女士,29岁。
主诉:因长期开车,所患颈椎病多年,时轻时重,因生意原因,没法休息,也没有正规治疗。由于天冷,早起开车,颈椎病越发严重,无法正常长时间驾驶汽车,而四处治疗,按摩,膏药,中西药物等治疗多日效果不佳,而前来诊治。
初诊:患者颈部和后背肌肉紧张,向左扭头时,头晕加重,头痛,不爱出汗,怕冷感,不爱喝水,饮食二便可,舌质淡红胖大,有液线,舌质静脉迂曲,舌苔稍白腻,脉沉紧。
辩证:痹症。
证型:风寒湿阻,淤血阻络。
治则:祛风散寒,温阳化湿,活血通络。
开方:葛根汤加减。
处方:柴葛根50 生麻黄10 桂枝10 白芍10 生甘草10 川芎10 鸡血藤50 茯苓20 白术10 陈皮10 法半夏10 生姜10 大枣5枚(单位:克)。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二诊:患者感觉已恢复良好,头已不晕,稍微有些头痛,舌质淡红,液线已无,舌苔薄白,脉沉弦。为巩固疗效,原方继服七剂。
结果:患者自述颈肩部轻松,头晕、头痛未再发作。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