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还会伴随喉咙痒、咳嗽不断、痰多难咳等症状,这要怎么办?
喉咙痒咳嗽咳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风寒闭肺型(占38%)
症状特点:遇冷风咳嗽加重,痰白清稀。
病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2.痰热壅肺型(占45%)
症状特点:喉咙灼痒,痰黄黏稠,大便干结。
病机:肺胃郁热,炼液成痰,
3.肺脾两虚型(占17%)
症状特点:晨起咳甚,痰白量多,易疲劳。
病机:脾虚生湿,上渍于肺。
喉咙痒咳嗽咳痰中医怎么治疗?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针对外感初起及慢性咳嗽急性发作,六味汤是临床常用的高效方剂。此方源自《喉科指掌》,原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经其改良后,对风邪致咳(尤其是咽痒即咳、痰黏难咳)疗效显著。
六味汤由荆芥穗、薄荷、僵蚕、桔梗、甘草、防风组成。
方中甘草与桔梗,如同乐队中的低音炮,利咽解毒,缓急止痛,为整个方剂奠定了稳健的基础。荆芥与薄荷的辛温与辛凉相互呼应,仿佛乐队中的和声部分,既和谐又富有层次感。而荆芥更是深入到血分之中,防风则如同乐队中的润滑剂,使整个方剂更加流畅。僵蚕则如同乐队的独奏者,祛风痰而散结毒,为整个方剂增添了一抹亮色。
医案
患者:王女士,32岁。
主诉:反复咳嗽3个月,夜间咳醒,喉咙痒如虫爬,痰多白黏,曾服用多种止咳药及抗生素无效。
现病史:白天因讲课频繁咳嗽加重,夜间11点后阵咳不止,影响睡眠。
初诊:咽部异物感明显,晨起口苦,大便黏腻(痰湿内蕴之象)。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痰湿阻滞脉象)。
辨证:风痰恋肺,兼有脾虚。
开方:六味汤加减治疗:
基础方:荆芥 9g、防风 9g、桔梗 12g、甘草 6g、僵蚕 9g、薄荷 6g(后下)。
加味:茯苓 15g、陈皮 9g(健脾化痰)、厚朴 9g(燥湿行气)。
结果:3剂后喉咙痒感减轻,夜间咳嗽次数减少,痰量减少;1周后白天仅讲课多时偶有咳嗽,夜间能连续睡眠5小时,痰转稀白。2周后:咳嗽基本消失,咽部异物感消退,大便恢复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