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女生得了这个病却不自知,其实可以从多囊的症状有哪些来判断。
高糖饮食→胰岛素飙升→卵巢被迫过量分泌雄激素→卵泡发育停滞熬夜+压力→免疫系统紊乱→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调(包括周期乱、经量少或闭经);多数患者还会出现毛发旺盛、痘痘增多、头顶脱发,皮肤容易出油,脂肪堆积在腰腹部形成“苹果型肥胖”。有些人的脖子或腋下皮肤会发黑变厚(黑棘皮症)。可能出现怀孕困难(因排卵异常)、睡觉时呼吸暂停、情绪低落或焦虑。年轻女性患病后多见月经紊乱和皮肤问题,而年龄增长后更容易出现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问题,需警惕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丘保润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多囊与“肾虚、脾虚、肝郁”有关,今天就先说一种,肝经郁热型多囊的调理方法。(1)周期延后,经量少或闭经,或周期紊乱,婚久不孕 ;(2)面部痤疮,两胁胀满不舒、灼热 ,或烦躁易怒,或口苦口干;以上各证(1)必须具备,兼见其余各项中的3项,即可诊断。组成:柴胡、制大黄、黄苓、枳壳、赤芍、姜半夏、桂枝、茯苓、桃仁、丹皮、生姜、红枣肝经郁热型多囊,患者会出现面部痤疮,毛发浓密,皮肤粗糙,形体肥胖,月经失调,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见苦、便秘、尿赤。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顾肝用,并引经主要归于肝胆;枳壳破气除痞,协助柴胡理气行滞;黄苓苦寒,归肝、胆,善清肝经郁热;大黄逐瘀通经,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姜半夏辛温,燥湿化痰;病久多瘀,桃仁通阳活血;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桂枝、茯苓通阳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综观全方,疏中有养,泄中有补,攻不伤正,养不留邪。诸药相合,肝气得疏,肝郁得解,肝热得清,气机畅达,血脉流通,经、孕应时而现。

主诉:闭经8个月,体重半年激增15kg,面部痤疮爆发。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BMI 29.1,睾酮4.2nmol/L,B超双侧卵巢卵泡≥12个)。初诊:体型肥胖,面红油腻,唇周痤疮红肿,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右关脉尤甚。二诊:面部出油减少,痤疮部分结痂。原方去大黄,加丹参20g、菟丝子15g(补肾活血促卵)10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