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这样潮湿炎热的环境里,皮肤过敏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常客”。例如一觉醒来,脸上突然红了一片,痒得坐立不安;或者一到换季,皮肤就跟你“闹脾气”,起满小疹子;吃了顿海鲜大餐,过一会儿全身莫名的瘙痒。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敏感体质是基础,加上饮食不当、情绪压力或久病体虚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一系列的皮肤敏感,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可以有效的治疗皮肤问题。

皮肤过敏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风热血热型:发病急,皮疹颜色鲜红,皮肤灼热,瘙痒剧烈,遇热加重,可能伴有口干、心烦、小便黄。多见于急性荨麻疹、急性皮炎。
湿热蕴结型: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液,瘙痒剧烈。常伴有胸闷、食欲不振、大便粘腻不爽。多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
血虚风燥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增厚,瘙痒呈阵发性,夜间可能加重。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多见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丘医师表示,中医治疗皮肤过敏强调“治外必本诸内”,以内服中药调理为主,配合外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 内治法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风热血热型常用消风散或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
湿热蕴结型常用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血虚风燥型常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汤加减,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针对常见的风疹、湿疹,今天丘医师给大家带来一款经典方——消风散,源自《外科正宗》,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主治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水液等。
组成与方义分析:
君药: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透表,开泄腠理,祛除在表之风邪。
臣药:苍术——散风除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佐药: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念。
使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 外治法
外用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缓解症状。在选择外用产品时,应选择成分天然、药性温和且具有针对性调理作用的产品。例如,源自新加坡的贡方堂御肤膏,便是遵循中医古方,精选地道药材精制而成。其组方理念契合中医“清热祛湿、祛风止痒”的治疗原则,对于缓解因风、湿、热邪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能起到良好的舒缓效果,且性质温和,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
3. 针灸与刺络拔罐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如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过敏体质。刺络拔罐则能直接清泻血分中的热毒,对急性、热性的皮肤过敏有奇效。

日常饮食与养护建议
饮食调理:
宜食:性味平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绿豆、黄瓜、白菜、莲子等,有助清热利湿。
忌食:辛辣(辣椒、花椒)、燥热(牛羊狗肉)、海鲜发物(虾、蟹、贝类)、油腻甜食及酒精饮品,这些食物易助湿生热,加重病情。
生活养护:
规避过敏原:明确并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
情志舒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心主血脉”,情志不畅会加重血热。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以养护阴血,增强身体抵抗力。
正确护肤:选择温和的洁面和保湿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在急性发作期,可依靠如贡方堂御肤膏这类具有治疗和舒缓作用的专业产品进行护理。
医案
患者:陈女士,35岁。
初诊:面部及颈部突发红色丘疹、斑片,瘙痒剧烈3天。自述因前日食用大量海鲜后发作,伴口干、心烦、小便黄。查体可见皮疹色红,部分被抓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风热血热型(西医诊断:急性过敏性皮炎)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痒。
治疗:
内服方: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生地、石膏、知母、牛蒡子、蝉蜕、苦参、当归、甘草等),共5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外用:建议使用贡方堂御肤膏,每日2-3次涂抹于患处,以舒缓瘙痒,帮助皮疹消退。
复诊:5日后,患者诉瘙痒大为减轻,皮疹颜色转淡,大部分已消退。嘱其继续外用贡方堂御肤膏巩固,并注意饮食调护。一周后随访,皮肤已恢复光滑,未再发作。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