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张靓颖发文透露身体状况,称自己上个月确诊了带状疱疹,还没到很严重。虽然及时治疗了,但终究还是留了一些疤。
此前,歌手蔡依林、演员欧阳震华等艺人均自曝患上了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严重吗?会传染吗?中医怎么预防和调理?一文解释清楚。
哪些人更容易患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又称“蛇缠腰”。它的本质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
在中医上我们称之为蛇串疮,通俗讲分三种情况:
如果爱生气、压力大,像身体藏了小火山,肝火旺导致免疫力下降;
如果吃不好、消化差, 脾胃湿热,身体代谢废物的能力就会变弱,这时候它也容易冒出来;
如果体内气血流动不畅,气滞血瘀,身体的线路就像被堵住了,它也容易跑出来。
中老年群体: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病人。
长期高压、疲劳、作息紊乱者。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指出,病毒对神经的损伤是持续的,拖得越久,神经修复越难,后遗神经痛(像被刀割、被针扎的长期疼痛)的概率越高!尤其是50岁以上、免疫力差的患者,后遗痛发生率可达30%以上,有的甚至疼5年、10年。
发病72小时内是黄金窗口期。及时使用抗病毒及口服中药,缓解疼痛,并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提示:一旦发现单侧、带状的疼痛或皮疹,请立即就医!

内服汤药:辨证施治调根本
肝胆湿热型:皮疹鲜红、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等),清肝泻火
脾虚湿盛型:皮疹色淡、水疱易破渗液,伴食欲不振
——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茯苓等),健脾利湿
气滞血瘀型:皮疹消退后仍刺痛不止(后遗神经痛)
——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桃仁、红花、当归、柴胡等),活血化瘀

外治疗法:直击病灶显奇效
针灸:疏通经络调气血,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缓解症状: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减轻疼痛。
刺络拔罐:祛瘀排毒见效快
在疱疹初期,中医常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吸出毒血,能迅速缓解疼痛:
大椎穴刺络拔罐泄热
委中穴放血祛瘀
此法适用于急性期热盛者,直接排出瘀滞的热毒和瘀血,疏通经络气血。

外用药膏(皮肤无破损时):
如金黄散、青黛散、贡方堂御肤膏等,涵盖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备抗炎、舒缓与促进肌肤自我修护的能力。
涂抹于患处,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带状疱疹的水疱易破裂、继发细菌感染,而感染会延长恢复期,甚至留下疤痕。护理皮肤需做到 “三不两护”:
“三不” 原则:
不抓挠:抓挠可能导致水疱破裂,易引发局部感染,实在瘙痒可轻拍或用凉毛巾湿敷缓解;
不挑破水疱:未破裂的水疱有天然保护作用,可减少感染风险,若水疱过大(直径超1cm)、影响日常活动,需由医生用无菌针头抽取液体,不可自行挑破;
不用刺激性清洁品:避免用肥皂、沐浴露、酒精、碘酒等擦拭患处,这些物品会刺激破损皮肤,加重疼痛与干燥。
“两护” 措施:
穿宽松衣物:选择柔软、宽松衣物,减少衣物摩擦水疱导致破损;
保持患处干燥:若水疱未破,可涂抹医生开具的外用软膏(如抗病毒软膏)保护皮肤;若水疱已破,需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避免汗液、灰尘接触患处,每天更换1-2次纱布,观察是否有渗液、红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