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几个月才来一次?体重莫名增加、痘痘疯长、体毛增多,甚至久备不孕?这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作祟。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指出,中医没有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名称,根据症状将其归为“月经后期”“闭经”“不孕”范畴。结合临床案例总结,90%多囊患者存在肝郁气滞问题,具体可分为3类证型,成因各有不同。
1.肝郁气滞型(最常见):年轻女性常因工作压力大、情绪压抑(如职场焦虑、婚恋压力),导致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肝郁则气血运行不畅,卵巢无法正常排卵,进而引发月经推迟、闭经;同时肝郁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痰湿内生,加重长痘、体毛多的症状。
2.痰湿阻滞型: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缺乏运动,或本身脾虚,导致水湿代谢不畅、聚而成痰 —— 痰湿黏滞在卵巢,会阻碍卵泡发育,表现为体重超标、腹型肥胖、白带多且黏腻,常伴随月经稀发。
3.血瘀阻络型:病程较长(如多囊 5 年以上)、反复流产或有宫腔操作史,会导致气血瘀滞 —— 血瘀阻滞卵巢脉络,卵泡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月经有血块、痛经,备孕难度大。
很多患者只知道‘调激素’,却没意识到‘肝郁’才是很多年轻多囊的根源”,丘保润医师提醒,这就是为什么西药调经停药后易复发 —— 需先疏肝解郁,再调脏腑,才能打破 “内分泌紊乱循环”。

多囊卵巢致月经推迟中医怎么调理治疗?
针对肝郁气滞这一核心病机,丘保润医师尤为推崇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四逆散来治疗,效果显著。此方,尤其适合“月经推迟、情绪抑郁、胸胁胀痛”的患者,能从根源改善“肝郁导致的排卵异常、激素失衡”。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
方解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像“打开阀门”一样疏通郁结的肝气,改善情绪抑郁、胸胁胀痛,为卵巢排卵“扫清障碍”;
臣药:枳实:理气破滞、消积化痰,配合柴胡增强疏肝效果,同时改善因肝郁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很多多囊患者伴有的“气滞腹胀”);
佐药:白芍:柔肝养血、缓急止痛,既能制约柴胡的“辛散之性”(避免疏肝过度耗伤肝血),又能缓解因肝郁导致的痛经、乳房胀痛;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避免理气药损伤脾胃(多囊患者多伴脾虚,需兼顾脾胃功能)。
丘保润医师强调,四逆散并非“万能多囊方”,仅适合“肝郁气滞型多囊”,具体表现为:
月经推迟 7 天以上,甚至闭经,经量少、色暗;
情绪抑郁、烦躁易怒,常觉得胸胁、乳房胀痛,压力大时症状加重;
脸上长痘(尤其下颌线)、唇周体毛略多,无明显肥胖(或轻度超重),舌苔薄白、脉弦。
加减妙用
若伴胰岛素抵抗、血糖偏高:加葛根 15g、茯苓 12g(健脾祛湿、辅助调节血糖);
若伴月经量少、痛经(轻度血瘀):加当归 10g、益母草 15g(养血活血、调经止痛);
若伴长痘、口干(轻度内热):加栀子 8g、丹皮 10g(清热泻火、改善皮肤问题)。

医案
患者:刘女士,28岁。
主诉:月经稀发5年,3-4个月一行,婚后2年未孕。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初诊:面部痤疮明显,体毛浓密,体重BMI 26.5。平素工作压力大,情绪抑郁,经前乳房胀痛严重,伴有胁肋胀满、善太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辨证: 肝气郁结,肾虚血亏。
开方:四逆散加减。
方药:柴胡12g、枳实10g、白芍15g、甘草6g、加当归12g、川芎10g、菟丝子15g、加茯苓15g、丹参12g、每日1剂,水煎服,经期停服。
治疗效果:
第一阶段(1个月):服药后情绪明显改善,乳房胀痛减轻。月经在35天后自行来潮,量色改善。
第二阶段(3个月):月经周期缩短至45天,痤疮明显消退,体重下降3kg。
第三阶段(6个月):月经周期稳定在32-35天,B超复查卵巢多囊样改变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