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人的一个常见问题。很多人常常想尽办法,躺在床上还是辗转反侧,或者频频发生夜醒。
长期缺觉?小心身体拉警报!中医怎么调理才能睡眠越快越好?

要是把失眠当日常,你的身体可能会:
●免疫力罢工
●脑子变“浆糊”(忘带钥匙、记错名字,开会时眼神逐渐呆滞……)
●情绪易燃易爆炸(一点小事就炸毛,半夜emo到想哭)
●慢性病找上门(高血压、糖尿病悄悄盯上你)
总之,长期失眠的危害远超想象,它会全面侵蚀身心健康。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阳之气”有规律地转化。白天阳气盛,人则清醒;夜晚阴气盛,人则入睡。正如《灵枢·口问》所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任何破坏这个平衡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失眠,如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年迈等。
中医学治疗失眠从整体出发,并非简单的镇静催眠,而是针对疾病根本病因标本兼治。此外,中医治疗失眠采用辨证论治的理念,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分型论治,因人而异,一人一方,有的放矢的施以个性化方案,如心火偏亢者治以清心泻火,宁心安神;肝郁化火者治以疏肝降火、解郁安神;脾胃不和者治以健脾和胃,化滞安神;心脾两虚者治以补宜心脾,养血安神;心肾不交者治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再次,中医治疗失眠手段丰富多样,除了中药汤剂,还有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疗法、按摩推拿、刮痧、拔罐、耳穴压丸、食疗药膳、导引术等,这些疗法副作用小,与中药协同起效。
最后,中医不仅是治疗当下的失眠,更注重 “治未病” ,注重长期调理与预防,调整机体气血阴阳脏腑平衡,改善整体健康,防止失眠复发。

李某,女,28岁,一周前来诊,自述失眠数年,平素特别好生气,心中烦,胸闷,舌质红,苔少,脉细弦。
中医辨证:平素肝郁化火之失眠,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此患者问诊时得知月经将至,用活血药不宜。易生气,心烦胸闷,肝郁之证,四逆散证;舌红苔少,脉细弦,阴虚火旺,生脉饮百合地黄汤加牡蛎对应,滋阴降火安神。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10g,党参8g,麦冬8g,五味子8g,百合15g,生地15g,牡蛎60g,大枣6枚。七剂。
疗效:上方服上一剂,即能安然入睡,疗效甚好。
按语:《内经》言:“阳入于阴则寐”。人长期生气,气郁则化火;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也易上炎。总之火旺,则阳不能入于阴,最宜造成失眠。本方疏肝解郁,滋阴降火,正对此证,故取佳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