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数据显示,每三位因月经不调前来就诊的女性中,就有一位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个困扰现代女性的“隐形杀手”该如何破解?中医怎么调理最有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是一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常见内分泌(激素)和代谢紊乱综合征。它的名字来源于超声检查下卵巢常常呈现“多囊样改变”(即多个未成熟的小卵泡),但这只是表现之一,核心问题在于内分泌失调和代谢异常。
月经紊乱:最典型的信号
周期异常:月经周期>35天或每年少于8次
经量不稳:长期闭经(≥6个月)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排卵障碍:B超监测显示无优势卵泡发育
雄激素过高的临床表现
多毛症:唇周、乳周、下腹中线等性毛增多(Ferriman-Gallwey评分≥4)
顽固痤疮:成人期持续性痤疮,好发于下颌线、颈背部
雄激素性脱发: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变细
代谢综合征相关表现
胰岛素抵抗:黑棘皮征(颈后、腋下皮肤灰褐色色素沉着)
体重异常:腹型肥胖(腰围≥80cm)或BMI超标
糖脂代谢异常:空腹血糖/胰岛素升高、甘油三酯增高
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特征)
单侧/双侧卵巢窦卵泡数≥12个(直径2-9mm)
卵巢体积增大>10ml(呈"珍珠串"样改变)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女性完全有机会怀上孩子,但这确实是一条需要科学管理和耐心调理的道路。
PCOS主要导致排卵障碍,因此怀孕的关键在于恢复规律排卵和改善子宫内环境。
中医在调理多囊不孕方面有着独特的整体观优势,通过辨证论治,从根源上改善身体机能,为成功受孕和健康妊娠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将其归为 “月经失调”、“闭经”、“不孕” 等范畴。其根本病机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常夹杂着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
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以“补肾”为根本(改善生殖功能),结合“化痰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 等方法(解决标证),通过中药、针灸、艾灸等多种手段,调节整体内分泌与代谢,而非单纯“促排卵”。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辨证开方:一人一方,调根本
• 肾虚痰湿型(最常见):多表现为月经推迟、怕冷、乏力、白带多(像鸡蛋清)、舌淡胖。常用苍附导痰丸+金匮肾气丸加减,帮身体“排水湿、补肾气”。
• 肾虚血瘀型:月经推迟、痛经明显(血块多)、腰酸、舌上有瘀点。常用少腹逐瘀汤+归肾丸加减,侧重“通瘀血、养肾精”。
• 肝郁化火型:月经乱、脾气急、痤疮重、口干、失眠。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疏肝降火,避免“火气”加重激素紊乱。
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增加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胚胎着床率,不仅能“调经促排”,更能“调体助孕”,尤其适合长期管理、备孕及药物不耐受人群。
艾灸疗法
现代女性过食冷饮、过度吹空调,或着衣单薄,极易感受寒气。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温热刺激,能够温通经络、散除寒气,对于合并手脚凉、胃怕凉、小腹凉、腰臀凉等PCOS患者疗效显著。
穴位按摩
每天按2个“调经穴”,每次3-5分钟:
◦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调肝脾肾,改善月经。
◦ 关元穴(肚脐下3寸):补元气、促排卵,配合艾灸效果更好(每周2-3次,每次10分钟)。

另外,坚持适量运动是“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的良药。推荐快走、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动则生阳,改善代谢。
日常尝试听音乐、冥想、与朋友倾诉或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心情舒畅,让“肝气”条达。
总之,面对PCOS,请不要焦虑。中医治疗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旅程,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调和肝肾脾胃,祛除痰湿瘀血,让身体内部的环境风调雨顺,生命的节律自然得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