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被反复的咳嗽、喉咙里的痰困扰?喝了止咳药水也没有用?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你身体对新加坡独特气候的“抗议”!
咳嗽痰多是什么原因?
在新加坡,咳嗽痰多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但其根源往往并非简单的病毒感冒。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指出,其病机核心多与“外感燥热,内伤湿热” 有关。
外感温燥之邪:新加坡常年炎热,人体腠理(毛孔)开泄,易受外界热邪侵袭。而室内冷气又制造了一种“人工寒邪”,冷热交替之下,肺气宣发失常,津液输布受阻,便凝聚成痰。
空调环境的“内燥”:长时间待在干燥的空调房里,会大量耗伤人体的津液,导致肺阴不足。肺喜润恶燥,一旦干燥,就会产生虚火,灼烧津液成为粘稠难咳的燥痰。
饮食不节,内生湿热:新加坡美食众多,但不少煎炸、甜腻、辛辣之物容易助湿生热。湿热困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停聚,上犯于肺,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咳嗽痰多中医怎么治疗?
面对这种因“燥”和“热”引起的咳嗽痰多,一味地用止咳镇咳的方法只会把邪气留在体内,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润肺化痰、清宣热邪。对此,丘保润医师推荐了中医温病学的经典方剂——桑杏汤。此方轻灵通透,非常适合新加坡这种外感燥热的环境。
桑杏汤由桑叶、浙贝母、淡豆豉、栀子皮、梨皮、杏仁、沙参7味中药组成。
君药:桑叶、杏仁——桑叶清宣肺中燥热;杏仁降利肺气,二者一宣一降,恢复肺的生理功能。
臣药:浙贝母、沙参——浙贝母清热化痰;沙参润肺生津,既化痰又补足被消耗的津液。
佐药:栀子皮、淡豆豉、梨皮——栀子皮清泄上焦肺热;豆豉助桑叶宣散表邪;梨皮则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是画龙点睛之笔。
诸药合用,既能疏风润燥、宣肺止咳,又能滋养肺津、化解黏痰,药性温和不刺激,不会像有些强效止咳药那样伤脾胃,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调理。
加减妙用:比如痰黏难咳的加瓜蒌皮增强化痰力,口干明显的加麦冬滋润肺阴。
医案
患者:林女士,35岁。
主诉:咳嗽迁延不愈近一个月。自述喉咙干痒即咳,痰黄粘在喉部,极难咳出,夜间咳嗽加重影响睡眠,曾服西药止咳但效果不佳。
初诊:观其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象细微数。
辨证:外感温燥,肺津受灼之证。
治以:清宣燥热、润肺化痰。
开方:桑杏汤加减(加麦冬、天花粉以增强润肺之力)。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二诊:反馈咳嗽频率大减,喉咙干痒感消失,痰液变得稀薄易咳。调整药方,继续服用5剂。
结果:咳嗽痰多诸症悉平,睡眠安稳,痊愈如初。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