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下
被称为“蛇缠腰”的感染性疾病——
带状疱疹迎来了高发期
今天,从中医角度带您
走进带状疱疹的治与防
带状疱疹也被称为“蛇缠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50岁及以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病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
夏季气候闷热、潮湿,中老年慢病患者的身体状态容易受到影响,感染带状疱疹的概率也随之增大。
带状疱疹多发于胸、腰部及面部三叉神经区,前期发病部位会出现灼痛、刺痛,常被误认为肌肉拉伤。出疹期皮肤先出现红色斑疹,很快变为簇集性水疱,并伴有瘙痒、疼痛。
有网友将带状疱疹称作“蛇缠腰”,称“带状疱疹缠满一圈人就完了”。带状疱疹真的都长在腰部吗?一旦长满腰部真的会致命吗?
专家表示,很多人将带状疱疹称为“蛇缠腰”“龙缠腰”,这些俗称可能会给人带来一定误解,但其实,带状疱疹不一定只出现在腰部。
带状疱疹会沿身体任何的神经节发病,头面部、颈部、手臂、腰腹部、大腿甚至胃肠道都有可能发病。胸腹部占比相对比较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是带状疱疹的主要诱因,还有可能引发多次复发。
一些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而且痛感比一般皮肤病强烈许多,甚至一些患者的皮肤表面疱疹好了之后,依然有痛感,甚至被这种疼痛纠缠数年。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带状疱疹常见的辨证分型包括:
肝胆湿热型:多见于年轻患者,表现为皮疹红肿明显、灼热刺痛,伴有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等症状。
脾虚湿盛型: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皮疹颜色较淡、渗液较多,伴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气滞血瘀型:多见于后遗神经痛患者,表现为皮疹消退后仍持续疼痛,且疼痛部位固定。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需辩证准确,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内治法:
由肝火热毒引发的蛇串疮,取龙胆泻肝汤加减;由有脾湿毒郁引发的蛇串疮,可取黄连萆术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由气滞血瘀引发的蛇串疮,取血府逐瘀汤加减;
外治法:
口服药物的同时需要配合上针灸,放血、刺络拔罐、外用清热药物等方法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它不仅关注皮肤表面的症状,还深入挖掘疾病的根源,通过多种手段综合干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会伺机“复活”,沿着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带状疱疹,不仅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还会引发剧烈的神经疼痛。
陈主任表示,预防带状疱疹,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筑牢免疫防线。
如出现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72小时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