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相信被它缠上的人并不少,不发作还好,一旦发作起来,简直令人痛不欲生,这种疾病正严重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痛风根源在脾肾功能失调,湿浊瘀阻经络。单纯止痛只是扬汤止沸,唯有调和脏腑、疏通经络,才能釜底抽薪!
谁是高尿酸的“目标人群”?
饮食失衡者: 长期嗜食肥甘厚味(如红肉、动物内脏、海鲜)、好饮醇酒(尤其啤酒)及甜腻饮品者。此类饮食易酿生“湿热”或“痰湿”,困阻脾胃,影响水谷运化及浊毒排泄。
体丰痰盛者: 形体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中医视此多为“痰湿壅盛”之体,痰湿内阻,气机不畅,代谢废物(包括尿酸)难以顺利排出。
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者: 先天脾肾不足,或后天长期劳累、熬夜、压力过大耗伤正气(尤其是脾肾之气)者。脾主运化水湿,肾司二便开阖,脾肾功能减弱则水湿停滞,浊毒内蕴。
久坐少动者: 《黄帝内经》言“久坐伤肉”,脾主肌肉,久坐导致脾气运行不畅,水湿代谢缓慢,浊物易积。
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 此阶段脏腑功能自然衰减(尤其肾气渐亏),或受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更易出现代谢失调。
中医如何“化浊降酸”?
清热利湿通络法: 针对关节红肿热痛、口苦口黏、舌苔黄腻的“湿热痹阻”证。
常用方如四妙散(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加味,或当归拈痛汤。
健脾化湿泄浊法: 针对体胖倦怠、脘腹胀闷、大便粘滞的“脾虚湿盛”证。
方选参苓白术散合胃苓汤加减,或升阳益胃汤。
化痰祛瘀通络法: 针对病程较长、关节肿胀变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的“痰瘀互结”证。
可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减。
补益脾肾法: 针对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清长的“脾肾亏虚”证。
常用济生肾气丸或无比山药丸合健脾之品。
日常生活食疗方
玉米须白茅根茶:准备玉米须 30g,鲜白茅根 30g,金银花 9g,栀子 3g。将这些材料加入适量水,先浸泡 30 分钟,随后煎煮,分多次当作茶饮用。
砂仁橘皮茶:取砂仁 6g,橘皮 3g,生姜 6g,菊苣 6g。同样加入适量水,浸泡 30 分钟后煎煮,多次代茶饮用。
五指毛桃金钱草茶:用五指毛桃 20 克、金钱草 15 克,加适量水放入瓦锅,煎煮 30 分钟,去渣后即可当茶饮。
医案
患者:陈先生,41岁。
主诉:左脚踝反复红肿热痛1年,尿酸638μmol/L
初诊:舌脉诊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每日饮用2罐功能饮料(果糖超标)
治疗方案:改良当归拈痛汤(每日1剂,分3次服)
基础方+土茯苓40g、萆薢15g
配合中药外敷(大黄+芒硝调糊冷敷)
生活方式干预:
戒除所有含糖饮料,改用柠檬薏米水
结果:第3天疼痛评分从9分降至4分;第7天尿酸值降至489μmol/L;第14天:关节红肿完全消退。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