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了却像“赖着不走”,滴滴答答拖上十天半个月?这恼人的“经期延长”,不仅影响生活,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这要怎么调理?
月经延长一直不干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月经周期延迟(超过35天)且行经时间过长(超过7天甚至淋漓不尽),医学上称为“经期延长”或“漏下”。
从中医角度看,月经延迟且淋漓不尽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脾虚失摄,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成不足,经血失于固摄,就像堤坝漏水般持续不止;二是肝郁气滞,情绪压力大、熬夜等习惯让肝气郁结,气血运行紊乱,引发经期紊乱;三是肾气虚损,肾气不足则冲任失调,难以维系正常的月经周期。
其中,脾虚引发的气血两虚最为常见。在中医理论中,脾主统血。脾脏就像一位尽职的‘统帅’,管理着全身血液的运行,让它循着脉道正常流动。当脾气强健时,它能‘固摄’血液,保证其不溢出脉外,月经也能按期而来、适时而止。
然而,现代女性常因过度思虑、饮食不节(喜食生冷油腻)、劳累过度、久坐少动等因素损伤脾气。一旦脾气虚弱,它就失去了‘统帅’的能力,变得‘力不从心’。这时,‘统摄无权’,血液就会像失去堤坝约束的河水,溢出脉外,表现在月经上就是经期延长、淋漓不尽、血色淡红质稀。同时,患者往往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苔白等典型脾虚症状。
月经延长一直不干净中医怎么调理?
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脾虚”型月经不调,丘保润医师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核心思路便是益气健脾,摄血固冲,而归脾汤正是其最常用、最得心应手的经典方剂。
归脾汤由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方中重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 大补脾气,增强其“统摄”之力;当归、龙眼肉养血补血;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因思虑过度常伤脾);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姜枣草调和脾胃。
加减妙用:
止血增效:必加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等收敛止血要药,标本兼治。
兼有血虚:加熟地、阿胶珠增强补血之力。
出血日久,腰膝酸软(兼肾虚):加续断、杜仲、菟丝子补肾固冲。
小腹隐痛(兼有轻微瘀滞):酌加三七粉(冲服) 化瘀止血。
医案
患者: 高女士,35岁。
主诉:近半年月经周期推迟7-10天,每次行经持续12-15天方净,量少,色淡红质稀如水。伴有明显疲倦乏力,上班提不起精神,食欲差,饭后腹胀,面色苍白无华,稍活动即感气短心悸。
初诊: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脾虚气弱,统血无权(典型脾不统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摄血固冲。
处方:归脾汤加减
方药:炙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5g,茯苓15g,当归身10g,龙眼肉15g,仙鹤草30g,血余炭10g,棕榈炭10g,炒酸枣仁15g,木香6g(后下),炮姜炭6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3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7剂服完血已基本止住。精神、食欲好转。丘医师调整处方,减少止血药量,增加健脾益气之力(如加山药、莲子肉),继续调理巩固2周。
结果:下个月经周期基本准时(32天),经期7天干净,经量适中,乏力等症状显著改善。继续巩固调理一周期后停药,随访3个月经周期均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