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朋友的月经总是“滴滴答答”来不完,每次上厕所看到护垫上还有血,内心真的很崩溃,甚至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月经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多女性朋友都有月经不调的毛病,有人月经来势汹汹,喷涌而出,是为“崩”;有人沥沥啦啦,一直走不干净,是为“漏”。
正常情况下,女生的经期为 2~8 天。偶尔一次月经不规律,可以继续观察。但如果最近的月经总是超过 8 天还没走,或是干净没几天又断断续续出血,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其为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
临床常见面色萎黄,消瘦,月经量多、色质可,阴道不规则出血三余日,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质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月经淋漓不尽,在中医里主要分为虚实两个方面的原因。先说“虚”,多是气虚导致的。气在我们身体里起着固摄的作用,就像一个把关的卫士。当气不足时,就没办法很好地统摄血液,血液就会不受控制地漏出来。大部分女性的漏经情况都属于这一类。
再讲讲“实”,也就是淤血实证。月经通道就像是一条河流,如果有淤堵,子宫里的淤血排不干净,就会滴滴答答地漏血。像有子宫息肉、囊肿、内膜增厚等毛病的女性,她们的漏经往往是这种实证类型。
根据月经症状的不同,中医分析病因如下:
1.血热:血色鲜红,怕热,烦躁
2.脾虚:血色淡,乏力,易腹胀
3.肾虚:血色淡,腰酸,怕冷
4.血瘀:血色黯,皮肤干燥
“止血妙药”中药清单
1.白术:健脾胃要药,脾可统血,脾胃虚血失统摄,健脾则血有统摄,发挥止血作用。
2.荆芥穗:疏肝理血,适用于情绪易波动的崩漏患者。
3.山萸肉:味酸,有很强的酸敛之性,且善补,入肝肾经,可补肝血、滋肾精。
4.续断:《别录》:“妇人崩中漏血。且可通宣血脉,破瘀血”。
5.海螵蛸:即乌贼鱼骨,乌贼的内壳。可收敛止血,疗效显著。
6.茜草:苦寒,清热止血,适用于阴道下血不止,血色鲜红,量多,烦躁怕热之人。
7.血余炭:性平,为人的头发煅制而成,有止血、祛瘀之效,止血不留瘀。发为血之余,又为肾之荣,肾主藏精,故血余炭又有补阴之效,十分适用妇科失血之症。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用药。
患者,女,20岁
主诉:月经淋漓不尽2月余
病史:患者于2月余前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无血块,无痛经,咳嗽,咽中有痰,黄白痰,咽痒咽干,口干口苦,手脚冷,睡眠尚可,大便1-2日1次,质中。
刻诊:脉弦重按稍无力,舌淡红,苔白厚。
诊断:经期延长(寒热错杂)
予艾附暖宫丸、柴胡温胆汤加减
处方:
艾叶10g 醋香附10g 当归10g
赤芍10g 续断片10g 乌药10g
黄芩10g 巴戟天10g 陈皮10g
茯苓15g 仙鹤草30g 豆蔻5g
柴胡10g 荆芥炭10g 姜半夏10g
砂仁5g 三付,日一付
患者吃完三付后,就去异地上学了,近日因调理其他问题返院,诉当时吃完三付后,月经很快就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