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时常会感觉肩膀像被冻住一样僵硬,梳头、穿衣、甚至挠背都成“高难度动作”!夜里痛到醒,整个肩膀怕冷又怕风,空调房里必须裹紧小毯子!别怀疑,你很可能是患上了肩周炎!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肩周炎,又称 “冻结肩”“五十肩”,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肩部疾病,如今也逐渐年轻化,长期伏案工作、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易受其扰。患者常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抬臂穿衣、梳头都成难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肩周炎因何“冻结”?
1.风寒湿邪入侵!
新加坡湿热,但室内外温差大,空调冷风、睡地板、淋雨... 风寒湿邪偷偷钻进肩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气血瘀滞不通!
长期姿势不良(低头族、鼠标手)、过度使用(抱娃、健身)、或外伤后没调养好,导致肩部 经络堵塞,气血瘀滞,形成疼痛和活动障碍。
3.肝肾亏虚是根基!
“肝主筋,肾主骨”。尤其年过40,或长期劳累透支,肝肾精气不足,筋骨失养,肩关节更脆弱,风寒湿邪更易入侵!
针灸推拿组合拳,巧破“冻结肩”
(一) 针灸治疗: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解痉
特色针法:
透刺法: 如肩髃透极泉,一针贯通多条经络,增强刺激量和疏通范围。
动气针法: 针刺得气后,嘱患者缓慢活动患肩(如抬臂、外展),在运动中行针或调整针感,达到“针动病所,气至有效”的目的。丘医师认为此法对打破粘连、恢复活动度尤为高效。
温针灸: 在针柄上插艾条施灸,借针导热深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特别适合寒湿痹阻、怕冷明显的患者。
电针: 连接电针仪,持续刺激,增强镇痛和松解效果。
(二) 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松筋准备: 先以㨰法、揉法、拿法作用于肩颈、上臂肌肉(尤其是紧张的斜方肌、三角肌、胸大肌),放松软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点穴通络: 用拇指或肘尖点按上述针灸穴位及痛点,力度由轻到重,得气为度,疏通经气。
关键松解术(丘氏特色):
弹拨理筋法: 对紧张、粘连的肌腱韧带(如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肌腱)进行垂直方向的轻柔弹拨及顺纤维方向的理顺,松解粘连,恢复组织弹性。
关节松动术: 运用专业关节松动技术(如 Maitland 手法),在关节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分级、有节律的被动活动(如前屈、后伸、外展、旋转),轻柔渐进地分离关节粘连,增加关节间隙,恢复其正常滑动。
牵抖摇肩法: 适度牵引患肢,配合小幅度、高频率的抖动及旋转摇晃,进一步松解关节囊粘连。
医案
患者:陈先生,43岁
主诉:因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5个月余,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左肩关节较重,遇阴雨天更甚。
初诊:左上肢外展后伸上举均受限制,肩峰及肩前部压痛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辨证:肩痹病(气虚寒凝血瘀证)。
治法:补益气血、祛寒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姜黄15克,羌活10克,伸筋草10克,红花10克,威灵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共7剂。第三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肩关节。
反馈:服药3剂后肩关节疼痛大减,并觉有温热感,活动后较前轻松,余症俱轻。原方黄芪、白芍减为20克,桂枝、姜黄减为12克。7剂。然后在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5次。
结果:诸症消失,左肩关节活动趋于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