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门诊又迎来一波鼻炎患者——挂着清鼻涕、张着嘴呼吸,还时不时揉揉鼻子、打打喷嚏、满脸焦虑……鼻炎总是反复?如何治疗才能彻底除根?
为何夏季炎热,鼻炎更容易发作,该如何调理?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认为,夏季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地间阳气浮于表面,一片阳气旺盛之象,人也是一样,阳气浮于体表,体内阳气相对不足。肺脾气虚者更易因汗出耗气伤津而更伤肺气,机体抵抗外邪能力减弱,当空调温度过低或直面当风时,寒邪从皮毛、口鼻入侵,则引发喷嚏、流清涕;且夏季室内外温度差较大,冷热交替也易耗伤肺气,加剧鼻黏膜敏感。
且夏季天气炎热,水液经阳气蒸腾而成湿,肺脾气虚患者对湿气运化作用减弱,更容易感受湿邪,湿浊上泛鼻窍导致鼻息不利——黏膜充血、鼻甲肿大,而出现鼻塞、流清涕加重。且因湿性黏滞,其症状便易缠绵反复。
这些寒邪直接损伤脾阳,进一步导致阳气不足则水湿不化,上犯鼻窍,鼻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在中医里,过敏性鼻炎被称为 “鼻鼽” 。一般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较为虚弱,使得人体外部的防御功能薄弱,风邪、寒邪等外邪便趁机侵入鼻窍,从而引发病症。
脾胃一旦虚弱,人体就无法正常生成气血,进而导致肺气不足。肺主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开窍于鼻。肺气一虚,鼻窍就难以抵挡外邪的入侵,过敏性鼻炎自然就发作了。
中药治疗鼻炎,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中医认为,肺气虚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以及脾胃湿热等,都是引发鼻炎的“罪魁祸首”。所以,中药治疗鼻炎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注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增强体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治本”!
通过精准的配方,或补肺健脾益肾,或清热泻火散寒,从根本上调理脏腑功能,扶正祛邪,增强身体抵御病邪的能力,让鼻子不再轻易被邪气侵扰。例如,对于肺气虚寒型鼻炎,常用温肺止流丹加减,以温补肺气、散寒通窍。
中医认为鼻炎与肺、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针灸可以调节这些脏腑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鼻炎的目的。比如,刺激肺经的穴位,可增强肺的宣发功能,改善鼻腔的通气状况;刺激脾经的穴位,能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的产生。穴位按摩简单易行,日常空闲时,自行按摩迎香穴、鼻通穴等,力度适中地揉按,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促进鼻部气血运行,改善鼻炎不适症状。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督灸配合针刺对于鼻炎的治疗起到更好的疗效。首先,督灸可以通利鼻窍,改善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有利于改善鼻腔通气。对于由鼻腔黏膜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鼻炎,督灸能够发挥显著的缓解作用。每次艾灸后,鼻炎患者大部分都能感觉鼻腔暖暖的,呼吸也顺畅许多。
患者,女,65岁。
初诊:反复鼻炎10余年,近1周症状加重,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加重。平素纳可,眠一般,大便稍偏干,夜间口干明显,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效果一般,遂来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紧,尺脉弱。
辨证:鼻渊
处方:苍耳子散加减
路路通20g 苍耳子15g 白芷6g 薄荷6g辛夷花10g 党参10g 生白术10g 炙甘草9g炒蒺藜12g 地肤子12g 白鲜皮12g 黄芩12g夏枯草15g 制巴戟天3g 茯苓15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鼻炎症状明显缓解,纳可,眠一般,守上方7剂,日1剂,水煎服。
大概1月后,患者告知鼻炎症状已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