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月经不调老师推迟?明明没怀孕,周期却乱得像没头苍蝇,到底咋回事?其实,月经推迟可不是小问题,背后藏着身体发出的信号。
月经不调总是推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月经总推迟,原因其实挺多的。从中医来看,最常见的就是气血不足,就像土壤没了养分,种子自然没法按时发芽;还有的是寒气瘀堵,比如总爱吃生冷、穿得单薄,寒气钻进身体,把经血 “冻” 住了;情绪也很关键,长期焦虑、压力大,肝气郁结了,月经也会跟着闹脾气。
月经不调推迟有什么危害?
别觉得月经推迟只是麻烦,时间久了危害可不小。轻则脸色差、长斑长痘,整个人没精神;重则可能影响排卵,想怀宝宝时就犯难了。更别说那些因月经不调引发的腰酸、腹痛,简直是悄悄偷走生活质量的 “小偷”。
月经不调推迟吃什么药调理效果好?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对付月经推迟很有一套,他常说:“月经不调,调的是气血,暖的是子宫。”他善用一个千年古方温经汤调理,针对寒凝血瘀、气血亏虚型的月经不调效果好。
温经汤由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效。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驱除胞宫寒气,为君药。
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活血调经,补而不滞,为臣药。
丹皮:活血化瘀,清血中郁热(防温药过燥)。
阿胶、麦冬:滋养阴血,润燥,使温通而不伤阴。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
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助药力运行。
丘医师强调: “温经汤是调和阴阳、温通并举的典范。临床运用需精准辨证,根据患者寒瘀轻重、气血虚实、是否兼夹湿郁等,灵活调整配伍和剂量。 例如寒重者加重吴茱萸、桂枝,甚至加艾叶、小茴香;血瘀明显者增桃仁、红花;气血虚甚者重用参、芪、熟地等。
医案
患者:高女士,30岁。
主诉:近一年来月经周期紊乱,常推迟7-15天,甚则40-50天一行。经量明显减少,色暗淡,夹小血块,小腹冷痛难忍,喜温喜按,平素怕冷,尤其下肢冰凉,腰膝酸软,精神疲倦,面色欠红润。
初诊: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辨证: 脾肾阳虚,寒凝血瘀。
开方:温经汤加减;加用附子、菟丝子、艾叶等,并配合特定穴位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
医嘱:注意保暖,尤其腹部及下肢,避免生冷饮食。
结果:调理1个月后怕冷、腰酸感减轻,精神好转。当月月经周期35天(较前缩短),腹痛减轻,血块减少。调理3个月后月经周期稳定在32-33天,经量恢复接近正常,颜色转红,腹痛基本消失,手脚转温,面色红润。继续巩固调理1个月后停药,随访3个月周期保持规律。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