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林女士,58岁。
主诉: 双手指关节冷痛、僵硬反复发作近2年,近3个月加重。

现病史:
患者自述因长期于空调环境下,2年前开始出现双手指关节,尤其是中指和无名指的近端指间关节,出现酸痛、僵硬感。症状在晨起时尤为明显,需要活动约半小时后才能缓解。近3个月来,因新加坡雨季来临,天气潮湿,症状明显加重。疼痛转为明显的冷痛感,触摸冷水后疼痛钻心,必须用热水袋敷贴后方能舒缓。曾自行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初期有效,近来效果不显,且担心副作用,故转求中医治疗。
检查与诊断:
关节无红肿,触之发凉,畏风怕冷。
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痹证。
辨证分型:痛痹(风寒湿邪阻络,兼有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治疗方案(综合调理):
内服中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加减,重在益气养血、温经散寒。
方解:本方以黄芪补气,桂枝、川乌温通散寒为主将;以白术、防风祛风除湿,当归、白芍养血柔筋为辅助;姜黄、威灵仙作为使者,引药直达病所,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共7剂。

外用膏方:嘱患者每日早晚各一次,在清洁双手后,取新加坡贡方堂TCM御痛膏适量,均匀涂抹于所有疼痛关节,并轻轻按摩5分钟,直至局部微微发热,以助药力渗透。
医嘱:告知患者此外用膏方能借助其温通走窜之力,直接作用于患处,与内服汤药里应外合,可更快地散除局部寒湿,缓解疼痛僵硬。
针灸:取穴以局部阿是穴(疼痛点)、外关、阳池、合谷、手三里为主。
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并在外关、阿是穴行温针灸(即在针柄上插艾条燃烧),以增强温经散寒的效果。
疗程:每周治疗2次。
复诊及疗效:
二诊:患者告知,服药及外用膏药一周后,手指冷痛感减轻约五成,晨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精神、面色好转。舌苔白腻转薄。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内服方继进7剂,外用药及针灸继续。
三诊:患者自述疼痛已基本消失,仅在天亮前有轻微僵硬感,活动后即刻缓解。手脚转温,不畏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较前有力。遂停用针灸,内服方去制川乌,加杜仲15g、怀牛膝12g以强筋骨、补肝肾,巩固疗效。并嘱其可间断使用贡方堂御痛膏作为日常保养,注意避风寒。
一月后电话随访: 患者表示病情稳定,未再复发,生活已恢复正常。

按语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本案是典型的风寒湿痹,患者本虚标实。治疗上并未一味祛邪,而是采用内外兼治、攻补兼施的综合策略。内服汤药从整体调理,温补气血以治其本,散寒除湿以治其标;外用贡方堂御痛膏和针灸从局部着手,迅速打通经络,缓解症状。这种“标本同治、内外结合”的思路,是中医治疗此类慢性痹痛取得佳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