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酸痛、僵硬,连梳头穿衣都困难?热敷贴膏药只能暂时缓解,反反复复折磨人!
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疼痛专科丘保润医师分析,肩痛并非只是“累的”,中医辨证常见诱因:
风寒湿邪:长期吹空调、淋雨,寒气侵入肩颈,遇冷加重,痛如针刺。
气血瘀滞:久坐办公、低头族,肌肉劳损致经络堵塞,痛感固定、按压更甚。
肝肾亏虚:中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肩痛伴腰膝酸软、乏力。
外伤劳损:健身过度、搬重物拉伤,局部肿胀,活动受限。
肩周炎/颈椎病:50岁左右高发,肩关节黏连,夜间痛醒(冻结肩)。
内脏反射:胆囊炎、心脏病可能引发右肩或左肩放射性疼痛!
肩膀疼痛中医怎么治疗?
丘医生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先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研修并临床,有着30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经方治疗颈肩腰腿痛。他推荐一个源自明代的忘痛汤,结合真实医案为您详解肩痛调理方案。
忘痛汤由当归30g,黄芪60g,肉桂6g,延胡索3g,天花粉9g,秦艽3g组成。
方中延胡索,算得上是“止痛的大将”,药典记载,它“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既能活血,又擅于行气,同时自身还兼具止痛之功,所以对于只要是气血不通导致的像是头疼、肩膀疼,关节疼,或是胃痛,腹痛,胸痹疼痛等等,延胡索都能发挥强大的作用。
接下来,当归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使身体血液充足; 黄芪,擅长补气,在气的推动作用下,补进去的血液就能畅快地运行全身,2味药一起,相当于增加“河流量”,气血想堵都堵不上。
紧接着,肉桂大辛大热,擅长补命门之火,它一进入体内,就相当于给身体按上了一个太阳一样,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血液流动起来,自然就不容易产生瘀血了。还有秦艽,祛风湿、舒筋络,用在这里,可以增强通络止痛的作用。
最后,一味天花粉,擅长滋阴清热,目的是为了防止补得太过而损伤体内津液。
总之,6味药组合在一起,就是忘痛汤了,既能行气又能活血,还能温阳散寒,对于气滞血瘀,血虚血瘀,寒凝血瘀等导致的各种淤堵不痛之症,实在有太好的疗效。
医案
患者:陈女士,45岁。
主诉:因长期伏案工作,右肩疼痛3年,逐渐发展为无法抬手、夜间痛醒。西医诊断为“肩周炎”,理疗收效甚微。
初诊:把脉发现其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紧。
诊断:寒湿瘀阻型肩痹。
治疗方案:
内服:忘痛汤加桂枝、姜黄,每日1剂;
外治:针灸温灼肩髃、天宗穴,每周2次;
结果:7天疼痛减轻30%,14天后肩关节活动度恢复80%,可自如梳头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