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颈部有肿大,或者感觉喉咙有异物去医院检查,又或者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长了结节,就很焦虑,怎么办啊?
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始于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瘀互结,壅阻颈前,日久血行受阻,终成结节。
正如《医学入门》所言:“瘿,由忧恚气结所生。”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长期压力、情绪压抑、熬夜等,均会加重气滞血瘀,成为结节的诱因。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常见证型及调理方法如下:
1. 气郁痰阻型
症状:结节较软,伴情绪抑郁、胁肋胀痛、胸闷喜叹气。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常用柴胡、香附、浙贝母等。
茶饮:玫瑰花+凌霄花+陈皮等。
2. 痰结血瘀型
症状:结节质地较硬,伴面色晦暗、舌有瘀斑、月经色暗血块。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内消瘰疬丸,辅以丹参、红花、莪术等。
茶饮:红花+玫瑰花等。
3. 肝火旺盛型
症状:结节增长较快,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
治法:清肝泻火,散结消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夏枯草、黄芩、栀子等。
茶饮:栀子+薄荷+陈皮等。
4. 心肝阴虚型
症状:结节伴心悸、盗汗、手足心热、月经量少。
治法:滋阴降火,软坚散结。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二至丸,辅以玄参、麦冬、牡蛎等。
茶饮:桑椹+玫瑰花+玉竹等。
中医把甲状腺结节归到瘿病范畴,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饮食与情志与先天禀赋有一定的关系。
是由于情志失畅、肝郁气结,导致脾失健运、痰阻气结、痰瘀互结,或者是郁而化火,交结于颈部凝结成块,发生为甲状腺结节。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治疗是辨证治疗,痰气交阻可以化痰理气,痰瘀互结,可以活血化瘀化痰治疗,如果合并有阴虚火旺的清肝火,气阴两虚的补气阴等治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散结名方——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患者,男,39岁。
初诊:甲状腺结节伴肿大,感觉有咽喉压着喉咙的憋闷感,心烦易怒,爱发脾气,暴躁,两胁肋有轻微胀痛感,喉咙触诊有硬块结节。
诊断:甲状腺结节(肝气郁结、痰湿凝结)
治则: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处方:半夏厚朴汤加四逆散加减
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紫苏叶 炙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牡蛎 玄参 浙贝母 夏枯草 猫爪草
二诊:四副后已无咽喉异物感,堵塞感,呼吸顺畅,后再服用10副加强巩固疗效。药后诸证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