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胖,却有小腹突出、假胯宽?
这很可能不是胖,而是你的骨盆“歪”了!
试试靠墙站立:
后脑、肩胛骨、臀部、脚跟四点贴墙
检查腰后空隙:
正常:刚好放入一个手掌厚度
前倾:能轻松放入一个拳头
骨盆前倾的典型表现:
小腹突出,体重不重却总有“游泳圈”
臀部变宽、下垂,形成“假胯宽”
腰酸背痛,久站尤为明显
走路易累,形体笨重不够轻盈

新加坡贡方堂骨盆康复专家郁赛指出,现代女性的骨盆问题,多与长期不良姿态及肌力失衡有关:
久坐成疾:长期蜷坐导致髋前部肌肉(髂腰肌)紧张缩短,向后牵拉骨盆。
肌肉失衡:腹部与臀部核心肌群薄弱无力,无法将骨盆稳定在中立位。
姿态错误:习惯性塌腰站姿、穿高跟鞋,为追求“S形曲线”而刻意挺腰。
产后失养:产后韧带松弛,核心力量未及时恢复,导致骨盆稳定性下降。
郁赛专家强调,在中医理论中,此症与 “筋骨失衡” 和 “带脉失约” 密切相关。带脉绕腰一周,如同腰带,一旦松弛,就无法约束住骨盆和腹部,导致小腹赘肉、带下增多等问题。
贡方堂TCM郁赛专家融合传统正骨与现代肌骨康复医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调理体系:
第一步:精准评估
通过触诊、步态及体态分析,精确评估骨盆倾斜度、旋转度及受累肌群。
第二步:筋骨同调(核心手法)
松筋:以柔和渗透的理筋手法,松解紧张的髂腰肌、竖脊肌。
正骨:运用独特的仰卧骨盆微调法,以轻巧精准的发力,将错位的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归位。过程会有清脆的弹响,标志着关节复位。
第三步:肌力重建
指导患者进行核心激活训练,如“臀桥”、“死虫式”,强化薄弱的腹横肌与臀大肌。
教授站姿、坐姿纠正法,将正确体态融入日常生活。
第四步:巩固养护
根据个人体质,配合中药熏蒸或艾灸,温通带脉,固摄元气。
制定个性化居家康复方案,防止问题复发。

案例背景:
26岁的新加坡白领张女士,因长期久坐,出现小腹突出、假胯宽,穿裤子难看,伴有腰酸。尝试健身减肥无效,经朋友推荐找到贡方堂TCM郁赛专家。
调理过程:
首次调理:郁赛专家评估其为中度骨盆前倾伴旋转。经一次“筋骨同调”手法后,张女士立即感觉腰部压力减轻,站立时小腹自然内收。
系统调理:每周一次,连续调理4周,配合每日10分钟的居家训练。
改善结果:
视觉变化:假胯宽明显收窄,腿型变直,视觉身高增加2公分。
数据变化:骨盆倾斜角恢复正常,腰围减少5厘米。
感受变化:腰酸消失,行走轻盈,穿回紧身牛仔裤,重获自信。

郁赛专家建议,调理之余,日常养护至关重要:
避免久坐:每45分钟起身活动,做骨盆“画8字”运动。
睡姿调整:侧卧时双腿间夹一个枕头,帮助骨盆保持中立。
强化核心:每日坚持做“靠墙静蹲”2分钟,激活臀肌。
饮食配合:忌食生冷,以免寒凝气血,影响带脉气血循环。
骨盆前倾不只是体态问题,更是健康的隐患。通过新加坡贡方堂郁赛专家这样专业、精准的徒手正骨调理,结合科学的康复训练,完全能够实现体态的“逆袭”,重获健康与挺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