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你有没有试过,半夜睡得正香,却被一阵钻心的痒意惊醒,忍不住抓了又抓,直到皮肤留下红痕甚至血痂?或者明明皮肤上看不到什么明显的红疹,但就是感觉浑身这里痒、那里也痒,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简直让人坐立难安?如果你正被这种瘙痒困扰,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的不是普通的皮肤过敏,而是中医所说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症状特点有哪些?
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中医将瘙痒归为“风痒”、“血痒”范畴,其根本在于“风”邪作祟。与普通瘙痒不同,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具有以下特征:
病程漫长:反复发作,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无原发皮损:皮肤表面可能无明显红疹、水疱,但因反复搔抓,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皮肤增厚(苔藓样变)。
痒有定时:瘙痒常在夜间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诱发加重:遇热(如热水澡、暖被)、情绪波动、食辛辣发物后瘙痒加剧。
全身性或局部性:可遍及全身,也可局限于小腿、后背、外阴等特定部位。
中医如何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
丘医师强调,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辨证,标本兼治,以内服调理为主,配合外用、针灸等手段。
1.内治法
针对血虚风燥型瘙痒,丘医师常用的代表方剂——当归饮子,它源自《证治准绳》。本方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四物汤)为基础,滋阴养血,治其本;以何首乌、黄芪加强补益之力;荆芥、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治其标。全方扶正与祛邪并举,使阴血得充,风邪得散,则瘙痒自止。
组成:当归15g(补血活血,润燥)、川芎10g(行气活血,助当归养血之功)、白芍15g(养血敛阴)、生地15g(滋阴清热,凉血)、何首乌15g(补益精血,润肤)、黄芪15g(益气固表,助血生化)、荆芥10g(疏风解表)、防风10g(祛风胜湿)、白蒺藜10g(平肝祛风止痒)、甘草5g(调和诸药)。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2-4周,或遵医嘱随证加减。

2.外治法
直达病所,快速缓解症状。例如新加坡贡方堂御肤膏,此膏秉承古方,精选地肤子、苦参、黄柏、白鲜皮等地道药材。地肤子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苦参可燥湿杀虫;黄柏清热泻火;白鲜皮则善治风疹湿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对于各类顽固性瘙痒,取适量膏体均匀涂抹于患处,轻柔按摩至吸收,能迅速舒缓痒感,减少搔抓,修复受损皮肤屏障。
3.针灸与放血疗法: 常取曲池、血海、合谷、三阴交等穴位以调和气血、祛风止痒。对于血热或血瘀证,可在耳尖或大椎穴点刺放血,以泻热解毒。
日常饮食与养护建议
饮食调理
宜食:富含津液的食物,如梨、荸荠、银耳、百合、冬瓜;养血之物如红枣、桂圆、瘦肉、猪肝;滋润肠道如蜂蜜、香蕉、核桃。
忌食:辛辣(辣椒、花椒)、发物(海鲜、羊肉、韭菜)、烟酒及浓茶咖啡,这些食品易助热动风,加重瘙痒。
皮肤养护
科学洗浴:水温以温水为宜,时间不超过15分钟。选择中性或弱酸性、不含香料的沐浴露。浴后立即涂抹保湿剂或御肤膏,以锁住水分。
衣着选择: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羊毛、化纤直接接触皮肤。
避免搔抓:痒感来袭时,可采用拍打、冷敷或涂抹药膏的方式替代搔抓,剪短指甲。

医案
患者:陈女士,68岁,退休教师。
主诉:全身皮肤瘙痒5年,冬季加重,近半年夜不能寐。
诊见:全身皮肤干燥、脱屑,四肢及背部可见大量抓痕和暗红色色素沉着斑。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血虚风燥。
治疗:
内服:当归饮子原方,加火麻仁15g润肠通便。共7剂,每日1剂。
外用:新加坡贡方堂御肤膏,嘱其每日洗澡后,趁皮肤尚湿润时立即全身涂抹,重点照顾瘙痒严重区域。
调护:嘱其洗浴水温不宜过高,少用碱性肥皂,多食银耳、百合等润燥之品。
疗效:一周后自述夜间瘙痒大减,已可安睡5-6小时,皮肤干燥感减轻。二周后瘙痒基本控制,抓痕逐渐消退,精神状态好转。一月后随访,病情稳定,未再剧烈发作。患者已养成每日外用御肤膏保湿的习惯,内服中药改为隔日一剂以巩固疗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