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鼻子又干又痛,总要先打N个喷嚏才消停?流清涕、鼻塞到睡不着……明明是小毛病,却折磨得人身心俱疲。中医治疗,内外兼施见效快!

鼻炎,看似是鼻子的问题,其实根源在肺。
为什么会打喷嚏、流鼻涕?
因为肺里还是有寒气。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称鼻炎为“鼻鼽”(多对应过敏性鼻炎)、“鼻渊”(多对应鼻窦炎)。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鼻子能不能正常呼吸,全靠肺气的宣发和固护。
“肺、脾、肾”三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身体里的“津液”代谢紊乱,本该滋养身体的津液,变成了“湿浊”或“寒邪”,堵在了鼻腔这个“通道”里,鼻炎就会找上门。
简单说,鼻炎不是鼻子“孤军奋战”,而是肺脾肾发出的“求救信号”,调理要从根源补脏腑、避外邪。
根据患者不同证型,个性化定制内服方药:
肺气虚寒证:
这类患者最是常见,主要表现为怕风怕冷,一遇凉风就打喷嚏,流清鼻涕,声音低弱。治疗上常以玉屏风散 为基础方,益气固表,散风通窍。
脾气虚弱证: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无法有效输送水谷精微到肺,反而滋生痰湿,上犯鼻窍。这类患者除了鼻塞流涕,还常伴有胃口差、腹胀、大便稀溏、乏力等症状。治疗上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益气,升清通窍。
肾阳不足证:
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火不旺,体液就无法正常气化,导致喷嚏频频、清涕长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治疗上用金匮肾气丸等方剂温补肾阳,固肾纳气。

外治法:
1.针灸治疗:精准刺激,激活“抗敏开关”
(1)常规针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常用穴位及作用:
迎香穴(鼻翼旁1cm):“鼻之门户”,通鼻窍、止喷嚏的“特效穴”;
印堂穴(两眉中间):缓解鼻痒、前额闷胀;
合谷穴(虎口):中医“面口合谷收”,疏风解表;
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补肺气、固卫表;
足三里(膝盖下3寸):健脾胃、生气血,从根源充养正气。
2.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升级版,秋冬防护必备
将辛温走窜的中药研末调和后贴于穴位,通过皮肤渗透持续刺激经络。
贴敷穴位:肺俞、大椎、天突(锁骨中间凹陷处)。

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身体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所以,我们在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的同时,也要积极顾护正气,这样才能做到从根本控制鼻炎症状、减少鼻炎的发作。
过敏性鼻炎的朋友在饮食上要注意忌口,以清淡、温热、易消化、不过饱为原则。
一方面,不能吃过凉、过于甜腻的食物,尤其是酸奶、冰淇淋、凉茶等,以免损伤肠胃;
另一方面,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零食和膨化食品、海鲜等发物也不能吃,避免刺激鼻黏膜。
总之,鼻炎是一场持久战。
它和高血压、糖尿病有点类似,目标不是一劳永逸根治,而是通过规范用药和生活管理,把它控制住,让发作越来越少、症状越来越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