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新加坡常年酷热潮湿,动不动就一身汗,“狐臭”问题尤其让人尴尬。如何彻底祛除,而不仅是掩盖气味?
狐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很多人误以为狐臭是“不爱干净”导致,实则不然。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指出,从中医辨证角度,狐臭的根源多与“体内湿热”、“气机失调”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三类。
1. 肝胆湿热,循经下注
中医认为,腋下对应“肝经”循行部位,若长期熬夜、嗜食辛辣油腻(如辣椒、油炸食品、烈酒),易导致肝胆湿热内生。湿热之邪无法正常代谢,便会循肝经下注至腋下,与汗液混合后,经体表挥发形成异味。这类患者常伴随口苦、心烦、舌苔黄腻、小便偏黄等症状。
2. 脾胃湿热,蕴结肌肤
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关键,若饮食不节(如长期吃生冷、甜腻食物),或脾胃功能虚弱,水湿无法正常排出,便会在体内蕴积成热。湿热循经络扩散至肌肤腠理,腋下作为汗腺密集处,成为湿热外溢的“出口”,进而产生狐臭。这类患者多有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身体易出油的表现。
3. 先天禀赋,气血不和
部分人天生汗腺分泌旺盛(中医称“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家族遗传导致腋下汗腺功能异常,汗液分泌量多且成分特殊。加之若后天养护不当(如长期情绪郁结、作息紊乱),气血运行不畅,汗液排泄受阻,异味便会更明显。丘医师强调,这类情况虽与先天相关,但通过中医调理改善体内环境,仍能有效减轻症状。
狐臭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狐臭核心病机“湿热内蕴”,丘保润医师在临床中常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体质加减调理,达到清利湿热、疏肝利胆的效果,从根源减少异味产生。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10味中药组成。
方解
龙胆草、黄芩、栀子能强效清泻肝胆湿热,切断异味源头;
泽泻、木通、车前子可利水渗湿,帮助湿热通过尿液排出,减少在腋下的堆积;
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避免清热利湿药损伤正气;
柴胡疏肝理气,让肝胆气机通畅,防止湿热再次瘀滞。
甘草调和诸药。
很多患者用止汗剂只能暂时掩盖异味,甚至因堵塞汗腺加重不适。丘医师强调,龙胆泻肝汤并非“直接去味”,而是通过调理体内湿热平衡,减少异常汗液分泌,从根本上改善狐臭,且不易反复。
加减妙用:湿热特别重的,会加入黄柏、茵陈蒿加强清热利湿效果;伴有肝气郁结的,会加入香附、郁金等疏肝理气药物。
医案
患者:陈先生,28岁。
主诉:自青春期起就有狐臭问题,多年来尝试各种止汗剂、除臭产品,效果均不理想。因工作需经常见客户,狐臭问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交障碍。
初诊:腋下气味浓烈刺鼻,汗多色黄,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肝胆湿热证。
治以:清利湿热、疏肝利胆。
开方: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加减。
方药: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6g,车前子9g,当归6g,生地15g,柴胡9g,茵陈蒿12g,黄柏9g,生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情绪舒畅。
二诊:服药7天后陈先生自觉口苦症状减轻,腋下异味有所减少。稍微调整药方,开了14剂。
结果:2周后汗液明显减少,颜色变浅,异味大为减轻。继续巩固治疗4周后,狐臭基本消失,其他伴随症状也均改善。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