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王先生 年龄:38岁 职业:IT项目经理
首诊
主诉:持续焦虑、烦躁不安半年,加重伴严重失眠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半年前因项目交付压力巨大,逐渐出现情绪紧张,烦躁易怒,常因小事对家人发脾气。近一个月来,症状加剧,终日心神不宁,预感有坏事发生,无法静坐。夜间入睡极其困难,每晚仅能睡2-3小时,且多噩梦易惊醒。伴有心悸(心慌)、胸闷,常需深呼吸或长叹气后方得缓解。自觉头部胀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偏干,小便色黄。

查体:
望诊:面色潮红,神情焦躁,坐立不安。舌质红,舌苔黄腻。
闻诊:口气较重,叹息声频。
问诊:如上诉。
切诊:脉象弦滑而数。
中医诊断:郁证、不寐
辨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上蒙清窍
治则:疏肝泻火,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郁金15g —— 疏肝解郁,清泻肝火
黄连6g,竹茹10g,枳实9g ——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法半夏9g,茯苓20g,陈皮6g —— 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 重镇潜阳,安神定志
栀子9g,淡豆豉10g —— 清宣胸中郁热以除烦
大黄5g(后下)—— 导泻热邪,引火下行
炙甘草6g —— 调和诸药
煎服法: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嘱其忌食辛辣、油腻、咖啡、浓茶,保持心情舒畅,睡前尝试温水泡脚。
二诊
患者服药后,自述心情烦躁、口苦、头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睡眠略有改善,但仍易醒,多梦。胸闷、心悸感仍在,但程度减轻。舌红减轻,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分析:肝火与痰热已得清泻,故上部热象(口苦、头痛)及腑气不通(便干)改善。然痰热扰心之根未除,心神未安。
方药调整:
原方去大黄、栀子、淡豆豉,防苦寒太过损伤脾胃。
加酸枣仁15g,远志9g以增强养心血、宁心安神之力。
龙骨、牡蛎减量为各20g,继服14剂。

三诊
患者神情平和,自述焦虑情绪已基本控制,不再无故发火。睡眠时间延长至5-6小时,噩梦减少。胸闷、心悸感已消失,食欲转佳。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趋于和缓。
辨证分析:此阶段肝火已清,痰热已化,主要矛盾转为肝郁脾虚,心神失养。
治则调整:疏肝健脾,养心安神
方药:改用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2g,白术10g,茯苓15g,酸枣仁15g,知母9g,川芎6g,合欢皮10g,炙甘草6g。
14剂,服法同前。并嘱其可常服中成药“逍遥丸”以巩固疗效,同时坚持八段锦锻炼。
随访
一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表示情绪稳定,睡眠质量良好,已能正常应对工作压力,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按语
本医案是一个典型的由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生痰,上扰心神而发为焦虑的病例。
辨证层次清晰:初诊时病性属实(肝火、痰热),病位在肝、心。故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黄连温胆汤的合方,重在“泻实”——疏肝泻火、化痰清热。
善后固本培元:后期以逍遥散疏肝健脾,酸枣仁汤养心安神,从“气血”层面进行调养,旨在恢复脏腑自身功能,防止复发。此案完整展示了中医从“祛邪”到“扶正”的个体化、动态化治疗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