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张某,女,32岁。2025年5月11日就诊。
主诉:反复全身红色风团伴瘙痒2月余,加重3天。 现病史: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红色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时起时消,瘙痒剧烈,遇风或进食海鲜后易诱发或加重。曾服西药抗组胺药(具体不详),初服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近3天因工作劳累、情绪紧张,风团发作频繁,瘙痒难忍,夜间尤甚,影响睡眠。无发热、胸闷、腹痛、呼吸困难等症。平素工作压力较大,情绪易急躁。饮食偏嗜辛辣。口干微苦,心烦易怒,睡眠差,大便偏干,小便黄。 查体:面色略红,全身散在大小不等鲜红色风团,部分融合成片,边界清晰,皮肤划痕征(+)。舌质偏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瘾疹(风热犯表,兼夹胃肠湿热)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期) 治则:疏风清热,凉血止痒,调和肠胃。 1、针刺: 曲池、血海、风市; 2、膈俞、曲池、血海交替刺络放血。 隔日1次,每周3次 疗效观察
首次治疗:患者诉当晚瘙痒感明显减轻,可入睡,风团消退速度较前快。
三次治疗后:风团发作频率显著减少,面积缩小,颜色变淡,瘙痒程度减轻约70%。大便通畅,睡眠改善,情绪较前平稳。舌苔薄黄,脉弦略数。嘱其注意调畅情志,饮食清淡,避免诱发因素。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表示,瘾疹是以皮肤上出现风团,伴有瘙痒为特点的过敏性皮肤病,又称为“风疹”“风疹块”,瘾疹的发生常与禀赋不耐、风邪侵袭、食用鱼虾荤腥食物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基本病机是营卫失和,邪郁腠理。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荨麻疹。 本案患者表现为风团鲜红、遇热加重、口干便干、苔黄脉数,结合情绪急躁、饮食偏嗜,辨证为风热犯表兼夹胃肠湿热。针灸选穴紧紧围绕此病机,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调和肠胃为法。曲池清阳明之热;血海、膈俞调血祛风;风市加强祛风。荨麻疹瘙痒、风团游走不定,符合“风邪”致病特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血为风之宅”,风邪常与血分相关(血热、血瘀、血虚)。血海、膈俞作为调血要穴,是治疗各类荨麻疹(尤其是风热、血热型)的关键穴位,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达到止痒消疹的目的。对于急性发作期、风团色红、瘙痒剧烈者,在曲池、血海、膈俞等穴进行刺络拔罐增效显著,能迅速泄热、活血、祛瘀、解毒,是缓解急性症状的有效手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促进致敏物质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关。针灸治疗瘾疹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势。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发挥整体调节作用,疏风清热(或散寒)、凉血活血(或养血)、调和营卫气血、健脾祛湿、安神定志,从而达到止痒消疹、减少复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