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ysicians
- Clinics
- TCM
- Western GP
-
Fees
-
Deals & Privileges
- About & Resources
- Contact Us
不少女性正经历着月经的“失控”,经期如洪水决堤,量大汹涌太多了,动辄十几天淋漓不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随之而来...这并非简单的“月经不调”,而是中医称为“崩漏”的严重气血失衡!有什么特效止血方?
月经崩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将经血非时暴下不止称为"崩中",淋漓不尽称为"漏下",二者常相互转化,合称"崩漏"。其发生非单一原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的综合表现,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脾气虚弱,统血无权:中医认为"脾主统血"。过度劳累、饮食不节、忧思伤脾,导致脾气亏虚,无力固摄血液,血不循经而妄行,是崩漏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常伴乏力、气短、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肾气不足,封藏失职:"肾主封藏",肾气(特别是肾阳)亏虚,犹如仓库大门关不紧,难以固摄经血。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房劳多产等易致此型,多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
血热内扰,迫血妄行:过食辛辣、情志抑郁化火、外感热邪等导致体内阳热亢盛,火热之邪灼伤血脉,迫使血液不循常道而外溢。症见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稠、心烦口渴、面赤唇红、大便干结。
瘀血阻络,血不归经:气滞、寒凝、热灼或外伤等均可导致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脉络,使新血不得归经而外溢。表现为出血淋漓不断或量多挟紫黑血块、小腹疼痛拒按。
冲任损伤,根基不固: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反复流产、妇科手术、慢性盆腔炎症等可直接损伤冲任二脉,导致固摄功能失常,引发崩漏。
丘保润医师: "崩漏非小疾,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如肌瘤、息肉、腺肌症)甚至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及时、准确的辨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月经崩漏中医怎么调理?
面对复杂多样的崩漏,丘保润医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尤其推崇并善用近代名医张锡纯所创的经典方剂——安冲汤。此方组方精妙,攻补兼施,通过多靶点调理,恢复冲任固摄之权,尤其适用于脾气虚弱、冲脉不固型崩漏(或兼有肾虚、血瘀者),症见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气短乏力、面色无华等。
安冲汤由白术、生黄芪、生龙骨、生牡蛎、大生地、生杭芍、海螵蛸、茜草、川续断组成。
方中白术、黄芪健脾益气,以固摄经血;龙骨、牡蛎、海螵蛸收敛止血;生地、白芍滋阴养血,凉血清热;续断补肾固冲;茜草活血化瘀,使瘀血去而新血归经。全方配伍精妙,共奏健脾补肾、固冲摄血、养血凉血、化瘀止血之效,从根本上调理月经崩漏,恢复月经正常。
加减妙用:
湿热明显(苔黄腻):加炒薏苡仁30g、绵茵陈15g 健脾利湿清热。
出血量多势急:加仙鹤草30g、棕榈炭12g 增强收敛止血。
血瘀证显(腹痛拒按、血块多):加三七粉3g(冲服)、炒蒲黄12g(包煎) 化瘀止血。
肾阳虚(腰冷畏寒):加炮姜炭6g、艾叶炭10g、鹿角霜15g 温肾固冲。
肾阴虚(潮热心烦):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滋肾阴,凉血止血。
气血两虚甚(乏力面白):加阿胶珠10g(烊化)、党参15g 增强益气养血。
医案
患者:高女士,31岁。
主诉:近1年来月经紊乱,每次行经持续10余天甚至半月,量多如注,色淡红质稀,大量血块排出后腹痛稍减。伴有明显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食欲差、腰膝酸软。
初诊: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辨证:脾肾两虚,冲任不固,兼有瘀滞。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固冲,佐以化瘀止血。
开方:安冲汤加减。
方药:炙黄芪30g,炒白术15g,煅龙骨30g (先煎),煅牡蛎30g (先煎),海螵蛸15g,续断15g,熟地黄15g,炒白芍15g,茜草炭10g,仙鹤草30g,炮姜炭6g,三七粉3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二诊:服药3剂后出血量显著减少,7剂服完血止。精神、食欲好转,头晕心悸减轻。根据其气血亏虚情况,调整处方,在后续周期中注重经前预防性调理(健脾补肾固冲)和经后补养气血(如归脾汤、八珍汤等)。
结果:连续调理3个月经周期后,张女士月经周期恢复至28-30天,经期6-7天干净,经量适中,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色红润,体力精力明显改善。